法学院期末题“像电视剧情节”看了都说难

15.01.2015  16:07
北大教授强世功在其微博上转发了车浩的考题,网友发表了评论。

  一道近4000字的北大法学院本科生期末试题被网友疯转,考题出现了“南巡讲话”、“倒爷”、“炒楼”、“地沟油事件”等。 “对于一些关注点集中在剧情上的褒贬,我只能苦笑对之。无论编什么样的剧情,都是作为手段服务于考查刑法知识的目的。”出题老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车浩曾这样写道。

  “1977年冬天,中国恢复高考,周小东、吴小南、郑小西和王小北经过激烈竞争,考入西京大学法律系。1978年春天入校,被分至同一间宿舍。四人志向各异,但都珍惜机遇,发奋读书,同窗四载,互相砥砺,结下了深厚友谊。1982年大学毕业,周小东被分配至西京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室工作,郑小西留校任教,王小北被分配至市检察院,吴小南则阴差阳错进入国有钢厂。四人约定各自努力奋斗,每十年一聚。

  这几天,这道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二本科生《刑法分论》的期末试题在法律系朋友圈得以疯转。考题只有这一道,但这篇被取名为《爱的东南西北》的案例竟有近4000字,讲述了同窗四载的周小东、吴小南、郑小西和王小北大学毕业后因感情、生意、仕途而相互纠结并犯罪的故事,还出现了“南巡讲话”、“倒爷”、“炒楼”、“地沟油事件”等字眼。这让不少网友直呼“改成电视剧绝对亚洲收视率第一有木有!

  这群大二本科生《刑法分论》去年的期中试题也是一道案例分析,被网友命名为《爱的春夏秋冬》,并总结是一个“兄弟反目姐妹阋墙。为情还债,烈女委身权贵后跳楼自尽;为爱复仇,渣男步步为营中身陷情网”的故事。

  1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公号说:“许多年之后,天南海北的我们还能够想起在大二的某一个下午,我们曾经一起考过一场四个多小时的考试,还能想起那春夏秋冬东南西北的无比鲜活而又无比悲喜的人物。

  “对于一些关注点集中在剧情上的褒贬,我只能苦笑对之。我们是法学院,考的是刑法,无论编什么样的剧情,都是作为手段服务于考查刑法知识的目的。”在2011年出完考题案例《甲的一生》及其《前传》后,车浩曾为学生写道,“在你作为刑辩律师为一个被告人辩护时,当你作为死刑复核法官决定一个犯罪人的生死时,如果还能依稀想起当年考试中出现过的悲剧人物,由此让你在辩护时多一点耐心,在核准死刑时多一点斟酌,那么这两次考试就是有意义的。

   学生:一个案例多个罪名

  据悉,这场总时长四个小时的考试为开卷考,出题老师车浩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案中人的犯罪及理由,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可能存有的争议之处。厦门大学法学系研究生小君看了看题目说:“太难了,因为罪名太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小阳在上学期才学了《刑法分论》,这学期还有四门期末考的她也发现了这道在朋友圈疯转的北大考题。“它复合了很多案例,然后编成硕大无比的故事。一个个分析应该不难的,但案例太多,所以案情复杂。” 小阳向澎湃新闻感慨,“车浩老师每年的考题都开脑洞很大啊,四个小时会写哭的。”她表示法学院本科考试一般有名词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诸如一两道案例分析就独霸一份考卷的情况也不罕见。

  北京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小朱在大二时也上了车浩的《刑法分论》,那学期的期中考和期末考同样是一道案例分析。她还记得期中考案例为《甲的一生》,期末案例为《甲的一生前传》。“外人(把案例)当小说看看,觉得挺有趣,但考起来就没有那个心思去看狗血剧情了。”小朱告诉澎湃新闻,车浩出的一个案例中有多个罪名,也涉及很深的理论问题,“很能考验和反映学生水平。

  在小朱看来,案例分析在法学考试中其实很常见,复杂的案例在民法系列也常有涉及,不过由于学科特点,只有刑法的考题才会特别充满戏剧性。“杀人、夺财、贪污、酒驾、报复社会等等,动不动就和社会热点、人性道德挂钩,非法律人也能看个热闹。

   老师:学生需要对这个社会多一些理解

  1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强世功也在其微博上转发了车浩的考题。在该微博的评论里,有人说“那些标志性事件串起了中国风云变幻的几十年历史”。也有人说“刑法是法理的实体化”,并形容这样的考题属于“瞎胡闹”。

  强世功告诉澎湃新闻,从对学生的意义而言,他个人认为这样的考题其实是很好的尝试。一方面,过往的考题偏重简单的“一问一答”。“虽能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解,但缺乏具体的法律语境。”如今,他表示将现实和法律连结在一起的考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关键的是,强世功认为这样的考题可以加强学生对社会的感悟能力。“一般我们说法学系学生有很好的逻辑能力、法条分析力,但似乎没什么情感,对社会理解也少。犯罪就是犯罪、判死刑就是判死刑,但没有想到这些是由生活中多种原因导致的。”他举例,“堕胎”是否属于犯罪“因国而异”,“它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强世功表示能让法学系学生保持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才是这些考题更大的意义所在。

  “到最后,学生们走进法院,会发现他们面对的不是数学题,而是具体的家庭、公司或个人。他们需要对这个社会多一些理解。” 强世功如是说。

  编剧:不少编剧恰是法学出身

  值得注意的是,这道考题被大量转发时的附带评语,除了“罪名多、难度大”,还有“像小说、像电视剧”。连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事业部副编审也在其微博中评语:“车浩老师这案例和金庸小说似的。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编剧韩丁(作品有电影《帝国商行》、电视剧《草根戏圣》等)早前就注意到了车浩颇有戏剧性的考题。他认为法学思维和编剧思维确实存在关联,比如美剧《波士顿法律》的编剧大卫·凯利、国产剧《金牌律师》的总编剧段祺华、美国电影《豪门孽债》的原著者艾伦·德肖维茨也是法学出身。

  “法律的规定,是对生活的抽象,是极简主义。但具体的案情却是复杂的。”编剧韩丁评价,“车浩老师出的题正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生活的复杂参数,将抽象的法律具现在庞杂的人物关系中。出题的过程,是对抽象的具象化过程,确实类似我们编剧的工作。”也因此,他认为解题的过程则是对具象的抽象化过程,正是对法学专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最好检验。

  如学生们说的那样,韩丁也表示案例分析在法学考试中并不鲜见。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道案例分析能在网上“”起来?在韩丁看来,首先是自媒体时代中,小众的话题能够迅速被社交媒体发酵;其次是这道案例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也能被非法学专业的一般网友所理解;第三则是案情不是一个复杂的孤立事件,而是若干相对简明的孤立事件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架构。“更像电视剧了。”韩丁说,“题目的难点就在于孤立事件的互相干扰。当然,我们得承认,题目中的故事,确实具备我们常说的‘狗血’元素,或者叫常规典型桥段的饱和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