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1234”法助推精准扶贫

19.12.2017  18:19

  凝神聚力,盯紧“一个目标”。今年以来,赤壁市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强化攻坚责任,汇聚强大合力”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深度、精度发展,确保2017年度完成10个贫困村出列、16607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突出重点,把握“两个引领”。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主要是抓“关键少数”促脱贫攻坚,抓“两学一做”促脱贫攻坚,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二是突出资金引领。主要是加大本级预算投入,盘活存量资金投入,驻村帮扶自愿投入,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投入,全市计划统筹资金3.48亿元,保证帮扶资金足额到位,发挥更大的扶贫效益。

  精准发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精准识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0564户,34758人。截止2017年9月,共补录贫困家庭成员2096人,排查清退“硬伤户”870户3109人,全市共有存量贫困户5801户18607人,解决了“帮扶谁”的问题。针对神山镇等四个乡镇缺一进一、进出相宜、存量缺失的实情,该市及时召开了交办会、约谈会,责令限期整改;二是精准帮扶,把精兵强将派下去,把成功人士请回来,把党员带动立起来,解决了“谁帮扶”的问题。今年初“春季攻势”行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5955人,派送慰问金和物资折款279万元;三是精准施策,注重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医疗救助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保障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健康扶贫等8个一批相结合,实施“八大措施”,具体是抓好脱贫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发展“八特产业”,主要是抓好林业、茶产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家乐、光伏、中药材、水果等8大产业产业扶贫,运行“八+模式”,就是利用旅游、教育、产业、易迁、交通、金融、卫生医疗助力精准扶贫,解决了“如何帮”的问题。

  统筹协调,实施“四大工程”。一是政策整合工程。主要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用足用活政策,做到扶贫工作一个政策、一种声音、一致步调。二是主体带动工程。10月6日,赤壁市旅游扶贫工程项目芳世湾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我市将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扶贫+模式取得的重大成果,实现打通线路、带活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扶贫发展效应。三是项目引领工程。2017年全市共有专项扶贫项目55个,下达扶贫资金880万元。四是机制创建工程。积极推行责任倒逼机制、会战推进机制、痕迹管理机制和考核督导机制。截止9月底,赤壁市扶贫领域已问责105人、6个党组织,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0人。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市贫困村的交通、电力、水利、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贫困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收入显著增加,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转得到加强,扶贫开发的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赤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赤壁扶贫办    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