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治理要避免公地悲剧和规制僵化

04.10.2015  18:42

  对于类似鼓浪屿复合型的景区来说,既要求政府敢于承担治理职责,也要求政府提高治理智慧,权衡多方利益,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不至于窒息旅游区的活力。

  国庆黄金周启动了,但对于鼓浪屿的一些家庭旅店老板来说,黄金周并没有像往年一样成为“吸金周”。

  厦门市政府近年来针对鼓浪屿“动作不断”,改变了这个扬名中外的小岛的旅游生态。虽有萎缩但依旧庞大的人群不再像往年一样带给旅店老板丰厚的收入。原因主要在于,鼓浪屿采取上岛人数限制措施后,大量船票被旅行社包揽,而跟团游客大多不在岛上住宿。除此之外,近年来,这个不大的小岛上,在商业业主间或是岛上居民间上演着一幕幕悲喜甚至荒诞剧。在此意义上,鼓浪屿不仅是厦门的一张旅游名片,也成了观察中国旅游区治理的一个窗口。

  近十年来,中国的旅游生态发生了巨大变迁,旅游区超出了传统“占山为王”或是游乐园与博物馆为主体的概念,一些兼具居住和旅游功能的特殊地区,例如丽江、阳朔、凤凰和鼓浪屿这些地方,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圣地”。

  这些旅游区和传统的景点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多元权利主体和公共旅游资源交织在一起。这种结合使得这些旅游区的治理容易陷入“公地悲剧”和“规制僵化”的双重困境。假如治理缺失,不同的权利主体可能过度开发公共旅游资源,野蛮生长,破坏原有的旅游生态。假如规制过严或是变动不居,便可能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活力不足,陷入僵化,同样会破坏旅游生态。

  这种双重困境正是鼓浪屿近年来种种争议的根源。作为一个原本宁静、相对隔离的历史文化小岛,一些“图清静”的人选择居住在岛上。蜂拥而至的游客除了带来喧哗的人群,也带来了拥挤的商家。岛上熙熙攘攘的商业街道和静谧的历史民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个背景下,不论是出于原住岛民利益的考虑,还是旅游区治理的需要,政府出手形成整体规划和进行必要治理,都是题中之义。

  但近年来的一些治理措施却又显得有些“折腾”,几年间,政府对鼓浪屿的定位多次变化,从最初要建设“国际性文明风景旅游区”到当前“整体提升”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政府的种种措施在反复折腾中,给鼓浪屿住户的产业规划和商家的经营预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鼓浪屿的整体气息也从最初几年的热闹演变成了如今的焦虑、彷徨和无可适从。

  对于传统的旅游景点来说,产权相对清晰,或整体属于公共产业,或主要由一体的商业主体主导,因此这些地方的治理思路相对清晰,政府的治理角色和方式都很容易界定。政府或可直接管理,或可制定指导性的规则,利益冲突较小。但对于复合型的景区来说,多元的权利主体既有基于产权或是经营权的利益诉求,又有面对历史文化或自然资源形成的公共旅游资源,在这种格局中,政府的治理角色和方式便显得更为复杂了。

  一方面,政府不能无视既有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也不能无理压缩和限制他们的利益空间,但另一方面又要保护作为公共资源的整体旅游环境。这种困境既要求政府敢于承担治理职责,也要求政府提高治理智慧,权衡多方利益,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不至于窒息旅游区的活力。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