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第四极”崛起湖北 最牛车间一分钟生产一台车

12.10.2015  11:58

  9月29日,神龙汽车公司搭载1.8THP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东风雪铁龙T时代新C5 1.8THP正式上市。至此,神龙“E动战略”5款全新发动机完成更新,“湖北造”发动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从1995年首台神龙富康轿车下线,到去年全市年产超100万辆整车,武汉成为全国第8个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大关的城市。

  超级湖北,武汉是龙头;武汉工业,汽车是重头。2014年,武汉市汽车及零部件产值达2446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预计到2021年,武汉将形成300万辆的整车产能,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将成为继上海、长春、广州之后的中国汽车“第四极”。

  最牛车间

  自动化率高达97%

  一分钟生产一台车

  走进位于江夏的上海通用武汉基地车间,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机器人的海洋,生产线上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并不多,四周整齐排列着的是密密麻麻的黄色工业机器人。在今年初上海通用武汉基地一期竣工投产仪式上,记者入厂参观时,上海通用总经理王永清介绍,武汉生产基地是上海通用汽车在全国最好的基地,多项设备和工艺国际一流。“作为国内最先进的车身生产线,车身车间拥有452台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7%。”车间工程师介绍,在一个高密度机器人工位,不足10平方米内布置了16个焊接机器人,可完成232个焊点。

  在总装车间,总装检测线四轮定位设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非接触式3D激光头进行检测,检测精度远远高于之前的2D激光头。为检验车辆密封性,检测线雨淋喷房对每台新车要进行360个喷嘴90秒的强力水冲击测试,“每台车检车要用约5吨的喷水量,模拟世界上最大雨量的4倍”。

  作为中国车企前三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到来,带给武汉一座自动化汽车工厂,从上料、焊装,到喷漆、总装,平均只需60秒就能生产出一台车。

  与通用武汉基地隔江相望,将于明年正式投产的东风雷诺的新工厂,正在黄金口抓紧建设。相隔约10公里,神龙、东风本田两个公司五家工厂生产线上正开足马力生产。沌口军山、汉阳黄金口、江夏金口,车企豪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不仅在武汉,溯长江而上,投产英菲尼迪首款国产车型的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成为英菲尼迪继日本枥木、美国士麦那之后的第三个已投产的全球制造基地。据悉,去年获得英菲尼迪全球4.5分的授权认证(满分5分),与雷诺-日产联盟全球标杆工厂、进口Q50的生产基地——日本枥木工厂处于相同水平。包括53项行业内最苛刻的生产管理及品质保障标准,内容涵盖品质管理、工程管理、品质偏差管理、二级供应商的评价和改善等六大方面。

  除了造车,湖北在国内汽车领域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襄阳,是国家级汽车检测机构中唯一一家具备国家检查中心资质的检测中心。

  最牛团队

  研发纯国产“悍马

  小鲜肉“熬成”大叔

  作为车都,不仅有漂亮的厂房和现代化的生产线,能够设计研制出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技术人才是真正的财富。

  武汉向西500公里,穿过富饶的江汉平原,跨过湍急的汉江,在大山深处的十堰市,湖北的汽车龙头东风汽车公司就是从这里起源。

  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参与阅兵的车辆三分之一都是东风造,东风汽车公司生产118台军车参加阅兵式,其中东风“猛士”越野车有105台。猛士的研发为东风积累了人才。如今东风技术中心的2000多人跟当时猛士研发团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年过六旬的东风猛士总设计师黄松回忆,在猛士制造之初,了解到美国悍马时还曾艳羡感慨:“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够搞出这样一款军车来,这一生就没白活了。

  从2002年立项,到2006年全部定型试验完成,猛士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100%国产化、84项技术专利,12项性能超越美军“悍马”,获汽车行业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到发动机,小到一颗小螺丝钉,全部实现国产化,东风拥有完全自主产权。”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徐勇,谈起猛士开发进程中的道道难关,连连感叹“难呐,太难了”。“研发条件很艰苦,制造没有参考标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摸索过程。”徐勇告诉记者,猛士第一台样车,许多零件是由他们十几个人“纯手工打造”而成,投产前,前前后后做了100多台样车,为了一个零件的国产化,有时要耗几年之久。

  据介绍,球头销是车辆试制时故障率最高的零部件之一。“一次次改,一次次试,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每出一次图纸,就意味着要试制一次,然后装车试验一次,每一次要在试验场的越野路上跑几千公里才能发现问题。”为了试验车辆的可靠性,还需要在高原、寒区、热区、沙漠等极端地区进行试验,研发人员把车开到漠河,先将车放在气温最低的地方冻透,到凌晨3点温度最低时,试车员再进行冷启动。

  对徐勇来说,这些都没有觉得苦,“对汽车的喜爱,跟猛士一起成长觉得很有成就感”。今年37岁的徐勇从大学毕业起就进入东风猛士技术团队,从“小鲜肉”变成“大叔”,徐勇现在仍然带着80后、90后的年轻技术员在一线。

  最牛产业链

  武汉打造中国车都

  产能将达三百万辆

  有人、有技术,还要有产业的依托。在湖北,沿长江兴起的汽车城次第崛起,车企林立,形成一条武汉-襄阳-十堰汽车工业走廊。目前,武汉市正着力打造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中国车都”,2014年全市共生产汽车112.45万辆,同比增长2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完成2346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到2021年,武汉将形成300万辆的整车产能,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23年前,中法合资神龙公司30万辆轿车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起步,到如今“中国车都”车流滚滚,法系、日系、华系等国内外汽车巨头在此紧锣密鼓,排兵布阵。武汉开发区已有三大车系、五大品牌、九个整车厂、20余款车型、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武汉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车身上有近万种零部件,除了轮胎,武汉开发区已拥有全系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2013年,算上在建项目,武汉开发区整车产能一跃而生到231万辆。2014年,武汉开发区汽车产销过100万辆。到2020年,武汉开发区整车生产有望实现262万辆。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上游的零部件、技术研发不断优化。在下游,汽车养护、汽车金融、汽车文化等步步跟进。

  随着上海通用竣工投产、东风雷诺明年投产、东风本田三厂获批……法、日、美和自主品牌四大车系汇聚,车都迎来再次腾飞机遇。10大乘用车厂如繁星撒落在江城,包括神龙公司三大工厂,东风本田三大工厂,东风雷诺、东风乘用车、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和上海通用。等到10大乘用车厂全部投产后,武汉产能将实现“三级跳”,从目前的近100万辆达到300万辆。武汉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斌表示,武汉成为全国乘用车工厂最多的城市,这样的整车厂规模,在有上百年汽车工业史的欧美国家都非常少见,武汉将成为继上海、长春、广州之后的中国汽车“第四极”。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