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江畅教授谈当代中国价值观构建

25.12.2014  16:23
      12月24日晚,“长江学者”、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科研院院长江畅教授做客我校阳光人文讲坛,带来了题为“当代中国价值观构建的反思”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关注时政的广大青年学子前来聆听。报告前,校党委副书记刘在洲亲切会见了江畅教授。
   
(“长江学者”江畅教授做客我校阳光人文讲坛)
        报告一开始便直入主题。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国应有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价值观?简单的提问瞬间拉近了学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与思考。报告围绕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当代中国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难题与对策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析。
      江畅从传统价值观被摧毁亟需重建、价值多元化亟需构建新的主流价值观、市场经济全方位渗入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为支撑四个维度,阐明了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并从历史角度梳理了中国价值观发展流变的五个阶段。
      江畅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终极价值目标,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核心价值理念,即“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认为这24字吸收了全人类最先进的价值理念,并着重阐述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和法治内在关联;三是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就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他说,当代中国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人民性、平等性、整体性、道德性四个特征。
 
(与学生合影留念)
        报告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深入分析了构建当代价值观的难题与对策。江畅认为,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面临理论与实践同时建构、价值观多元竞争、市场原则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冲击、价值两难选择等诸多难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建构,并把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进一步制度化,才能破解难题,真正构筑起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
      深刻生动而又贴近现实的报告内容,在与会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大学生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政府公信力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江畅一一给予了细致而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详细资讯敬请关注: http://student.wtu.edu.cn/info/1028/3947.htm
 
      简介:
      江畅,哲学博士,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哲学学科带头人,伦理学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牵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所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已出版专著译著2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6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