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专车“禁私”遇难题

11.01.2015  06:40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杨彦夫

“师傅,你这车蛮新咧,好像没开多长时间,是自己家的车吧?”这句搭讪语,已成为楚天金报记者近一个月来在武汉体验“专车”的习惯。

“不,是公司的车。”司机回答得很快,不过答完笑着补了一句,“这是对外的统一回答口径”。

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昨日表示,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那么武汉街上跑的“专车”中,有多少是私家车?

楚天金报记者近一个月乘坐20余次“专车”发现,过半车辆都是挂靠在租赁公司的私家车。大部分司机衣着光鲜,操一口不带汉味的标准普通话,和乘客畅谈国家政治经济。而一些人开“专车”的初衷,也并非为了赚钱。

体验  “傲娇”专车:

忙,等我十分钟

2014年12月月底的一个周末,记者在洪山片区用打车软件叫“专车”后,接单信息显示,是一辆奔驰E级轿车。但等了近十分钟,专车并没有到达,司机也没有和记者联系。记者主动致电司机,被告知他现在有点忙,如继续等,需要十分钟;如果等不了,可以结束叫车。

为何“专车”司机如此傲娇,放着现成的钱不赚呢?记者随后叫到的一辆日系越野车的车主,透露了一些实情。这位有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衣着光鲜,谈吐不俗。他告诉记者,武汉不少豪华“专车”都是私家车,“首先,很少有汽车租赁公司会花钱买60万元一辆的豪车,即便这豪车真是公司购买的,那也不会开出来接这样几十元一单的生意,随便租给婚庆公司,一天的租金也是开专车的好几倍”。

他说,很多车主晚上空闲的时候开出来一下,体验生活,赚两个小钱当油钱或是保养费用。“也有一些豪车司机是开着车出来把妹的。有时候,一些女白领看见你开着豪车长得又帅,会主动找你要微信和手机号码。我就碰到了几次。”这位年轻人说,他自己是因为有顽固的失眠,下班呆在家里也是睡不着,索性开了车出来,折腾累了,好回家睡觉。

管理  礼仪要求高 

实际帮乘客开车门的仅半数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楚天金报记者乘坐了20多个品牌的车,车型几乎涵盖了所有中级轿车的主流车型,档次多在15万—30万元,也有部分是奔驰、奥迪等豪车。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打车软件公司对合作车辆的选择有要求,比如专车分为豪车、商务、舒适等几档,大致的起步门槛是15万元;车龄不超过3年,司机驾龄不低于6年,先经过培训,通过才能上岗。培训内容主要是接客礼仪,如帮乘客开车门,提供矿泉水、纸巾、充电器,提醒乘客如何计费、系安全带,以及驾车不能说话等细节。

记者体验证实,乘客付款后可以在软件上给司机评星,并指出司机有没有做到开车门、提供矿泉水等,甚至如果提供的不是指定的某高档品牌矿泉水,乘客都有权给予差评;同时,体验也发现,主动帮忙开车门的司机只占到一半。

上述人士称,打车软件公司对于司机的工作量也有要求,每天必须完成6单,达到12单会有数百元奖励。如果是租赁公司的车,将按单数给司机提成,私车则不是沿用这种结算方式,“如果你坐的‘专车’司机是一个短途订单爱好者,喜欢刷单,那么八成是公司的车,否则是私家车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风险  松散挂靠租赁公司

难保乘客权益

本地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某内部人士表示,按正常程序,这些“专车”应该是以前武汉市场上专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务用车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打车软件公司开发“专车”业务的初衷,是为了给开工不足的商务车和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供需的信息平台。“商务车辆数量有限,有需求却没有供给,肯定是打车软件公司不愿看到的。”该内部人士说,和当初攻占出租车打车市场一样,利用高额补贴快速吸引司机和车主,是打车公司同业竞争占领市场的关键。

据了解,打车软件的鼻祖Uber去年也已进入武汉市场,但至今没法占有主动,关键也就在缺少签约车辆上。

知情人透露,为了规避风险及交管部门的查处,部分打车软件公司“建议”私家车主挂靠一个第三方汽车租赁公司,与其直接签订合同;这种做法对私家车的“私”属性进行了漂白,但是私家车主和租赁公司的合同关系十分松散,既缺少正规的劳动雇佣合同,也缺少各种保险,更谈不上管理;一旦出现事故,乘车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