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江产业基金运行两年 撬动社会资本百亿元

04.06.2016  18:43

  中新网襄阳6月4日电 题:湖北汉江产业基金运行两年 撬动社会资本百亿元

  作者 马芙蓉 梁婷

  记者近日从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获悉,截至目前,运行近两年的襄阳市汉江产业基金,总规模已达20亿元(人民币,下同),撬动10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预计今年年底该基金规模将达100亿元,在支持襄阳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方面作用日趋显著。

   发挥资金“算数效应” 给力实体经济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襄阳地处汉江中游。2014年8月,为加快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襄阳市委、市政府整合财政资金,设立汉江产业基金。

  该基金旨在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以股权、债权、担保、融资租赁、夹层基金、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按市场规律支持项目或企业,给力实体经济。

  “原来财政专项资金,存在资金碎片化、使用效率不高等弊端,我市积极推进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襄阳市财政局局长范景玉说。

  据介绍,基金首设规模10亿元,截至目前已达20亿元,吸引10多家银行和10多家投资公司参与,形成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类基金、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类基金三大类10多支子基金,撬动银行和社会资本100多亿元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行长张辉介绍,以往企业到银行贷款,要办理抵押、评级、授信等手续,耗时近2个月。如今,合作银行会同运作基金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信调查后,确定贷款企业名单和信贷规模,企业在提出贷款申请7个工作日内即可拿到贷款。

  垚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60多名职工的小微企业。2015年底,公司订单增加,需要扩大生产线但缺乏资金,该公司法人袁娜向银行求助。不到一个月,中国建设银行通过新能源产业基金增信,在无资产抵押情况下向袁娜公司贷款500万元。

  “小微企业是弱势群体,没想到现在贷款这么迅速、便捷。”袁娜说,拥有基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再束手束脚。

  近两年,襄阳中小微企业数量猛增。数据显示,2014年,襄阳新增小微企业6956户;2015年,新增户数达13833家,是2014年增数的近2倍。

   增设子基金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针对正在打造的“中国有机谷”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襄阳市在2015年11月增设规模分别为4亿元、12亿元的“中国有机谷产业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作为子基金管理使用。

  据汉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成介绍,截至目前,上述两个子基金已分别为6家企业增信贷款1110万元、26家企业增信贷款近3亿元。

  今年年初,襄阳雷立模具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建设银行汽车产业开发区支行拿到789万元的贷款。该公司总经理雷玉红告诉记者,若单凭企业的抵押物,最多只能贷款300万元,解决不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政府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的帮助下,银行为企业增信,一次性获得780万元的贷款。

  “有了这笔贷款,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研发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调整企业产业结构。”雷玉红说。

  近年来,很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为规避风险,银行发放贷款都较为审慎。中国建设银行襄阳分行行长程泽林表示,“有了政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作保障,我们发放贷款就更放心大胆一些,像襄阳雷立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这样抵押物不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企业,都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增信获得贷款。

  据了解,截至目前,建行襄阳分行已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为19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发放贷款1.39亿元,有效支持了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国有机谷产业基金运行以来,我们县的农业企业增加了13家,有机农业的面积、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了增加。”保康县副县长王杰说,基金支持了企业,发展了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和脱贫。

  另据介绍,汉江产业基金旗下汉江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持续发力,正在与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基金对接,预计今年底可设立市场化的股权投资专项基金10个,基金规模突破50亿元,可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00亿元以上。(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