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讲武汉故事:就像谈恋爱 我们爱上了武汉

19.04.2015  10:50

  市民大讲堂嘉宾葛兰梅(上图)及其妻子(下图)

  嘉宾拉小恩

  嘉宾牙买加小姐金百丽 记者刘斌 摄

  现场不少留学生翻阅英文期刊《长江周刊》 记者刘斌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兴华 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蒋晓晶 山婵媛)“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昨日下午,在武汉市民之家的市民大讲堂,在武汉大学留学的牙买加人拉小恩,虽然不太会说中文,却用中文唱起了《我的歌声里》,表达自己对武汉的喜爱。台下掌声一片。

  在华中地区当代首份综合性英文期刊《长江周刊》(Changjiang Weekly)创刊三周年之际,《长江周刊》与武汉国际交流传播中心联合举办“外国人讲武汉故事”系列活动。

  昨日在活动首场,包括2014年获选牙买加选美小姐金百丽在内的4位牙买加朋友走上第68期市民大讲堂,讲述他们眼中的武汉:热情、友好,还有他们所感受的武汉美食及文化。

  葛兰梅夫妇:

  就像谈恋爱爱上武汉就不会选择别人

  不知不觉中,葛兰梅小两口就爱上了武汉。

  刚来武汉不久,他们在餐馆吃饭时,没有带人民币,就问店员能否付美元。因为语言不通,只能靠手势交流。这时,在附近开茶馆的中国人梅子走了过来。

  梅子英文名叫南希,就这样,葛兰梅夫妇有了南希这个新的中国朋友。

  在南希的茶馆,他们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牙买加的特产是咖啡,而在武汉,自己又了解了茶文化”,葛兰梅觉得,相比咖啡,自己更中意那个小小的茶杯所蕴含的几千年文化。

  通过南希,他们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葛兰梅说,和这些中国朋友一起包饺子、喝茶、玩农家乐,“这和我在电影里看到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在现场,葛兰梅夫妇展示了一张照片,是他们自己做的。在一个大的眼镜框里,一边是高楼大厦,另一边是自己和外国朋友的合影。他解释,这就是自己眼中的武汉:高速发展、国际化都市。

  现在,他们举办了一个英语角,每到周末,就和中国朋友一起,在这里交流英文、学习中文。

  葛兰梅去过广州、长沙等几个城市,他觉得,还是武汉让他有家的感觉。“走在武汉街头,感到很自在,很安全”。小两口说,就像谈恋爱,爱上了武汉,就不会再选择其他人。

  拉小恩:

  来汉第一天感受到警察叔叔的温暖

  拉小恩是武汉大学的留学生。她说,就凭三句中文在武汉“”了很久。这三句是:“你好”、“谢谢”、“听不懂”。

  刚到武汉,她要去武汉大学,坐上了一辆出租车。经过很长的旅途,终于到了武汉大学门口,但是司机带她到的校区,并不是她的目的地。司机不懂英文,她也不懂中文,两个人就这样沉默着。

  出租车一直停着没有动,一位警察走了过来。“警察叔叔问了我好多问题,可惜全是中文,一句也听不懂”,她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这时,警察打了个电话,好像是打给懂英文的朋友。听到电话里传出英语,她终于找到了“救星”。

  这位警察帮她把行李搬下来放到警车里,把她带到了正确的校区。又通过查阅花名册,找到了她的宿舍。“我住在5楼,行李太多提不上去,这名好心的警察帮我搬了上去”,拉小恩说,心里特别感动,非常感谢武汉的警察叔叔。

  因为当时天色有些晚,她没看清对方的警号,而且刚来中国,也记不住“长得都一样”的中国面孔,这让她特别遗憾。

  在市民大讲堂讲台上,拉小恩说,谢谢武汉这位热情善良的警察,他让自己感受到了武汉的温暖。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当面向这位警察表示最真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