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局将民本理念贯穿国土整治工作

25.12.2015  10:06

  一是规划设计合民意。为切实做到整治前农民同意、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该局在规划设计阶段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接触基层干部群众,抓大放小,反复论证,使项目设计切合实际,能够解决项目区具体困难。创新规划理念,更新规划思路,让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增强,变更量减少,实施后效益最大化。

  二是公开招标得民信。加强招投标全程监管,所有涉及中介单位,按省厅规定在孝感市局通过遴选的方式产生,并在省厅网站进行公告公示;实行信誉投标、“五大员”信息核实、压证管理,按照“资格审查、明标明投、摇号中标、全程监督、限定时限”的模式,进行一次性摇号中标。确定中标单位后,招标人与中标单位签订廉政承诺书和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函,以制度的方式增强项目实施管理。

  三是合理施工顺民心。科学地安排施工时间,根据汉川市的特点,制定了春夏季为项目规划设计期,夏秋为招投标期,秋冬为清障期,冬春为项目建设黄金期的工程施工方案,总结出“枯水抢水下,丰水抓水上,农闲大生产,农忙修沟渠”的工作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尽力争取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对工程施工中相关技术问题主动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咨询,充分征求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四是强化管护授民责。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等手段,明确项目基础设施的产权、管护主体和责任。项目实施后,对电力、水利、桥涵等基础设施分类编号登记,明确大型泵站及配套设施由乡镇负责管理,项目区的道路、排灌渠道、机耕桥、闸门、树木由当地村委会负责管理,过水涵等小型设施由村委会落实到责任人管理,使土地整理项目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破坏,确保长期发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