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如水——记幸福电排站副站长聂传华

03.07.2015  12:04

(陈群    王冉)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正是如水一般坚韧执着,如山一样踏实稳重,聂传华在幸福泵站默默无闻工作了30年,从毛头小伙到中坚力量,从普通职工到副站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编织着他平静的幸福人生,守护着全城人民幸福时光。 

一辈子就干一件事,他将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幸福泵站。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它也是成绩。2014年,聂传华同志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殊荣。 

扎根幸福:平凡坚守30年 

我就是个平凡的人,但只要平凡的人把平凡的事做好了,也能干出一番成绩。”经历了幸福泵站30年沧桑变化,聂传华平静地说道。 

幸福电排站位于潜江市东南角的渔洋镇境内,处于三县交界处,地处偏远,上世纪90年代才通了一条水泥路。交通不方便,吃水也困难,那时幸福电排站生活用水全靠地下水。偏远的一角里,职工很长时间没有通有线,没有网络,业余生活十分枯燥,来这里工作的人员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换了一拨又一拨,留下来的越来越少,幸福电排站也从最初的80多人到现在只剩下15人。而聂传华却一直在这里见证幸福泵站日出日落,斗转星移。 

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了“填海”风潮,站里很多职工都想法外出挣外快,只有聂传华依旧守着自己的岗位,揽下了日常所有的工作,坚持每日察看站内所有的工程设施。除主泵房外,幸福泵站下属的三个闸,每个闸之间没有通车,只能步行,每次检查都要走上4里,一圈下来要花半天时间。看着周边的人都出去挣钱,妻子埋怨他,又不是没有技术,为啥要天天守着这泵站,其他的技术人员不是都出去了吗?聂传华听到也不恼,他说:幸福泵站虽然是个环境艰苦的地方,但却关系到三十多万亩农田的灌溉排涝,关系到粮食丰收问题。现在大家都出去了,没心思管这里,我再不好好看着,好好守在这里,出了问题,我对不住这么多的老百姓啊。相对于这些,我自己吃点亏,少挣点,不算啥。再说了得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应该好好珍惜,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历任的局领导对我们站里的发展和职工都很关心,也在积极帮助我们解决苦难,改善待遇,我不能辜负领导们的期望,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领导,才能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 

就是怀抱着这样一颗简单纯朴的心,聂传华在幸福一扎就是30年,没有任何怨言。 

学在幸福:从“门外汉”跃身“技术通” 

1984年,初来幸福泵站的聂传华没有接受过水利技术的系统教育,在涵闸泵站管护维修方面还是个新手,对于泵站内的各种机器更是一窍不通。面对各种复杂的仪器与机器,聂传华并没有退缩。他虚心向站里的老师傅请教,每天除了睡觉,整天跟在老师傅后面,老师傅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的记录下来。当时局里考虑到年轻职工专业技术不够,局农电科为每位年轻职工发放了《电工手册》、《泵站运行与维修》等书籍。聂传华如获至宝,认真学习书中的内容。 

像个饥渴的孩子一样,聂传华抓紧每一次学习机会。一次,站里派他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去武汉培训。当天学习课程结束后,时间还早,几个年轻人商量着到处去逛逛。聂传华径直走进了招待所附近的一个书店,直奔水利工程技术书架,直到书店关门。每次外出,他带回最多的便是闸站维修与管理技术方面的书。全市水利系统在荆州水校开设水利水电学习班,聂传华第一个报了名。聂传华十分珍惜这次进修的机会,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进修回来后,聂传华已经不是当初刚进站的那个毛头小子了,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闸站管理人员,能够独当一面。 

由于站内机器老化,为了适应新时期要求,局里决定在幸福电排站实行更新大改造。时任业务副站长的聂传华除了负责日常管理外,同时负责闸站的更新改造。 

新进的机组大家都没见过,聂传华在现场认真研究了一番后,提出利用滚轮搭建平台的方式,搬运机组,刚开始,随行的技术人员并不相信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农村技术人员,没有采纳,而是采用了在其他地方积累的经验和办法。整整一个星期,一台机组都没装好,急坏了当时的所有人。聂传华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随行技术人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终接受了聂传华的建议,结果不到一天的功夫,所有的机组安装到位。这次的成功让在场的所有人不得不对聂传华刮目相看,聂传华用自己扎实的技术,不仅征服了专业技术人员,也让站里的同时更加尊敬和佩服。 

2004年幸福泵站全面改造,并引进了当时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新仪器,四十多岁的聂传华,在一年多的更新改造中,边改边学,一边自己琢磨使用说明,一边积极向随行的技术人员请教,靠着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当所有仪器安装好时,聂传华已完全掌握了整套现代化仪器的运用方法,他也是当时幸福电排站第一个完全掌握所有运用方法的人。 

聂传华日记中这样写道:社会在不断发展,我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学习自动化控制相关知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对设备易发故障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积累沉淀,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多技能,才能更好地工作…… 

工作严谨在幸福:安全运行无小事 

泵站运行最重要是安全,最首要的还是安全。 

2003年,潜江汛情严重,暴雨不断,连日的暴雨给幸福电排站的排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当时幸福电排站更新改造尚未进行,站里的多数机组已老化,都是带病运行。为了不耽误排涝工作的进展。聂传华总是提前几天便安排专人值班,连续几天几夜烘烤机组,并每隔两小时检查一次机组烘烤情况。有些刚上班的小年轻很费解,问道:“聂站长,机组烘烤就好了啊,干嘛还要我们值班呢,这劳心劳神的。”聂传华收起和善的面容,严肃的说:“安全生产无小事,有人认为泵站管理看似简单,闸一合,电机带动水泵就把水抽出去了。这可都是35KV和6KV的高压电,系统非常复杂,一个操作不善就可能设备烧毁、人员伤亡。这些机组都是带病作业,更加马虎不得,烘烤的时间既不能短了,也不能长了,两小时检查一次就是为了检查温度与绝缘是否达标,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严重老化的机组就更得多加留意,严格按照站内的“两规”执行。这样不仅是为了随时做好排涝准备,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幸福泵站工程管理涉及专业非常多,包括水工建筑、高压电、低压电、变电设备、水泵、电机、电气保护、电气控制、励磁系统、泵站油气水系统等,工程复杂,有一座泵站、一座变电站、一个拦污栅、三座闸,且设备众多,同时风险也多。每一次开机,聂传华总要仔细检查两三遍,绝不放过每一个地方,做到心中有数。他常说:“每一台设备都是价值上万,坏了不仅是国有资产的损失,而且还可能导致排涝不能进行,那损失就不可估计了。要是伤了人,不是死就是重伤,那都是一起工作多年的兄弟,让谁都接受不了。” 

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就是他心里的一根弦,时时刻刻都是绷得紧紧的。作为业务副站长,冬季维修时,聂传华总是带领大家认真开展检修,不落下一台设备;汛前,认真开展两规学习、线路除障和试车工作;汛期开机时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大家按《幸福泵站安全规程》和《幸福泵站运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服务在幸福:真情化难在一线 

聂传华在幸福电排站工作以来前后经历了8个站长,迎来送往的同事更就一拨又一拨数不清,这8名站长给他的评价异口同声一句话:“一个好人”。他对工作从不马虎,对同事很简单直率,凡与他相处过的人,没有一个会不由衷的对他竖起大拇指的。站里人多的那会儿,年轻人也多。年轻人总免不了新高气盛,时常会产生一些矛盾。聂传华总像个大哥哥一样与他们交心谈心,以自己的经历和切身体会告诉年轻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工作是工作,个人感情是个人感情,无论怎样,都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影响工作;大家能聚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分,就应该像亲人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哪有和自己亲人有隔夜仇的呢。就是因为有他,每一个在那里工作过的人都会时常怀念那段“幸福”时光。 

幸福泵站处于渔洋镇五洲村七组、十二组。由于历史原因,幸福泵站与五洲村七组、十二组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曾经几度恶化。周边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泵站的工程管理,以及泵站日常运行。作为当地人的聂传华义不容辞的担当起重任,积极与五洲村七组协调关系,维护泵站正常运行。 

2007年1月幸福泵站更新改造时,当地老百姓借机拦路阻止施工,要求赔偿土地损失,聂传华当地人的地缘优势,逐一找老百姓宣传政策并协商,最后成功协商到位。2012年冬季,五洲村村民要求幸福电排站进行电路改造。考虑到站内的负荷问题,并没有答应村民的要求。但村民并不理解,不依不饶,以队长姚长贵、洪佛山为代表的村民闹到站内,严重影响了站内正常工作。聂传华与站长丁会军一起将所有的村民代表请到会议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认真做村民思想工作。聂传华告诉村民,当前由于站内容量有限,更换粗电线后,负荷太重,站内承担不起,这样反而会影响大家正常的用电,无法保证正常的照明。经过聂传华反复的为大家讲解说明,最终获得了村民代表的理解,成功的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么多年来,聂传华仿佛成了幸福电排站的代名词,周边老百姓因修路、供水、供电、排水、村组水利工程维修等事情找幸福泵站解决,聂传华总是不厌其烦地查线路、查管道、查设备,及时排除故障,耐心解释,正是由于他的耐心与真情付出,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周边关系。 

时光如水,岁月静好。聂传华静静在幸福泵站工作生活30年,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用自己平凡的工作守住岁岁丰收,年年幸福。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