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推广水葫芦治理污染水体让水葫芦成为“宝葫芦”

10.04.2016  12:25

  “实验证明,在富营养污染水体中科学种植凤眼莲,是性价比很高的治理途径。”4月9日召开的武汉市水生植物治理水体污染研讨会上,该市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30余名专家联名建议,推广种植凤眼莲治理污染水体。

  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其根系发达、生长能力旺盛、具备强耐污能力,被认为是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效果最好的水生植物,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中有着广泛应用。

  去年3月起,武汉市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选择小南湖,进行为期9个月的凤眼莲治污实验。3月进场,4月投放种苗,6月成熟,10月打捞清理。该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到10月,小南湖总氮下降近3成,总磷下降过半,氨氮下降8成。该实验共使用凤眼莲6800吨,低于菖蒲、美人蕉、睡莲等水生植物治污成本。相比污水处理厂处理等量氮、磷,成本也要低一半以上。

  “凤眼莲入侵性强,容易破坏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吴振斌指出,推广凤眼莲治污,要勤加打捞清理,或使用除草剂、投放象甲、螟蛾、叶螨等天敌来加以管控。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让水葫芦真正成为“宝葫芦”。

  武汉市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会长程康彦介绍,小南湖实验过程中,促进会研制出一台专利自动采收机,定期对凤眼莲进行打捞清理,并用围网控制生长区域,确保不疯长。这些技术和作法,值得各地借鉴。(李源)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