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茶绿水绕山 宜都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纪实

03.06.2015  14:29

  漫山的桃花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叠翠的茶园清气扑鼻,惹人心醉。“十二五”期间,宜都市通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使得6万亩荒山终于重披绿装。

  山岗渴望水项目成及时雨

  “七山一水二分田”。宜都市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但因山地多属喀斯特地貌,建水池易裂缝,埋水窖易塌陷,修渠道易断裂,小水库往往受地质条件影响而蓄水有限,传统水利设施常有力不从心、事倍功半的无奈,形成工程性缺水。风调雨顺年景尚可,可逢旱遇涝,经济损失大,不少农民被迫放弃“靠山吃山”的致富梦想,出门打工,任作物自生自灭,甚至山秃地荒。

  趁着国家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机会,宜都市乘势而上,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将“小农水”与“大农业“相结合,选择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的农业大镇,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高起点规划项目,并从技术角度考虑,选择柑橘、茶叶、蔬菜等节水型农作物替代高耗水作物,在枝城、松木坪、王家畈、五眼泉、姚家店、聂家河6个乡镇的6万余亩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利用水池和堰塘蓄水,通过管道输水,建设喷灌、滴灌、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使山区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同时喷灌、滴灌、管灌“三位一体”的用水模式,实现了水、肥、农药喷洒同步进行,使农机和人工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费用明显降低。

  大办“小农水”节水又增效

  农村土地改革后,山田、林地分到农户,一段时间内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近年来农村荒山荒田现象突出。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状态下,有的农户急需水利设施,但有的却不在意。想把水引上山、流到田,往往因一棵树、一分田而扯皮,工程建成后也往往因为责权不明而管理缺失。

  宜都市按照先建管护机制、再建水利工程的思路,统筹实施小农水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户分散的责任地流转到各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企业推进项目,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无缝对接,消灭灌溉死角,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

  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项目实施前就确定项目区所在的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工程管护主体。工程建成验收后,再移交项目所在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并签订管护协议,办理工程移交手续,明确管护对象、管护范围。各专业合作社成员统一由市水利局进行技术培训,为工程正常运行提供全方位保障。

  松木坪镇柑橘基地实施小农水项目后,四通八达的水管延伸到每棵橘树根,水库的水被抽到山顶的大水池,然后进行自流灌溉,消除了过去电线满山绕、水泵够不上、挑水不划算的现象。在基地增产增效的同时,农民也赚取了租金和打工收入,实现了双赢。

  同建生态水共管和谐水

  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宜都市优先考虑农民利益,动员群众积极参加,要求施工单位在堰塘清淤、田间管道开挖、材料运转等环节,优先安排受益户参加投工投劳,有的村民还被市水利部门聘为质量监督员,每天与工程监理一道在工地参与质量监督。专业合作社还制定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护制度》。为减轻农民负担,市里每年为各专业合作社安排5万元“以奖代补”管护资金,年终检查工程资产和管护情况,若有管护不力和人为毁损的情况,视情节扣减补助资金。

  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村委会发展观光农业,合力产生互动,呈现农业观光旅游与生态家园共融的美丽画卷。在盎然的春日里,或花红柳绿,或茶香四溢,农民沉浸在“桃花节”“茶乡女儿会”等当地的节日喜庆中。全心畈村二组农民李发凤,在自家院里开农家乐餐馆,每天食客不断。她说:“过去门前这口塘堰逢天干就见底,现在塘堰整好了,水龙头进屋了,水管也爬上山了,日子好多了!”村民黄孝华、黄孝良被聘为村保洁员,虽然每天只有100元,但只要天不下雨,他们就骑着三轮车沿河边、路边清收垃圾。黄孝华高兴地说:“山上没有水,宝山也会成荒山,现在水把桃树养得这么好,我们再把环境搞好,水清山绿,城里人最喜欢来了!

  宜都市自2011年实施中央财政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以来,连续3年绩效考评获优秀等次,3年总体考评全省第一。2014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规划采取“先建后补”新机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万亩。今年开春以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人们也期望着新一轮小农水建设项目给农民带来更美好的新生活。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