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北水南调”解水困 5666名受灾群众大部分返回家乡

25.07.2016  15:13

  7月24日下午5时,黄梅县王大圩泵站闸前的港道水位17.15米,较前一日下降8厘米。同时,此前因上游泄洪被淹万亩的濯港镇西湖圩,区域主干道路和3000余亩田地露出水面,集中安置点的5666名受灾群众大部分陆续返回家园,现剩不到900人。这表明,该县23日启动的“北水南调”工程已初现成效。

  县水利局长龚戴国介绍,今夏,长期高水位浸泡的45公里太白湖圩堤全线告急,险象环生,发生300多次重大险情;老县河水满为患,张湖圩堤也发生50多次重大险情。正常情况下,太白湖和老县河水须经龙感湖流入长江。但到7月23日上午8时,太白湖水位16.83米,老县河水位17.21米,而下游龙感湖水位17.24米,长江水位21米,下游水位比上游水位高,水无法自流下排。

  目前,北部山区来水不断,汛期将持续到9月底,长期高水位浸泡必然导致太白湖、老县河险情频发。稍有闪失,将严重威胁京九、合九铁路,福银、沪渝高速及105国道等国家交通干线和百万亩良田、8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其被动堵水,疲于应战,不如主动疏水,科学调水!”该县决定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将境内北部的太白湖、张湖圩的老县河水,向南调到小池清江口电排站排入长江,确保安全度汛。

  龚戴国介绍,防汛调水方案为:以每秒50立方米向长江排水。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张湖圩堤和濯港西湖圩堤上安装移动泵站提排,尽快将老县河水抽排退出警戒水位之外,并加紧抽排濯港镇西湖圩受淹区域积水。第二阶段是将太白湖水降至可控度汛水位。

  23日上午9时,调水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港道沿途堤坝安全,“北水南调”前线指挥部实行柔性启闸放水,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下泄流量。

  “如果不下雨,预计未来10天,太白湖和老县河的水位将会降到安全可控范围之内,濯港镇西湖圩受淹区域的积水也将排完。”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北水南调”前线指挥部指挥长雷云龙如是说。 (星星、王政)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