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水利“十二五”创五个“前所未有”

24.02.2016  10:46

(邬祯国 熊晶晶)近五年来,枝江市紧紧围绕“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水利资金投入,治水兴水掀起新高潮,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资金争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总投资15.2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水利资金11.1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5倍。全市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堤防险工险段整险加固、玛瑙河、东西干渠、百里洲人工河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提高了水库、河道堤防防洪抗灾能力,保证了河道、水库、湖泊的防汛安全。 

——工程建设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十二五”期间,实施灌区改造项目、排灌泵站改造项目、小农水项目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农业灌排条件。共完成改造和新建灌排渠道1060公里,新增堰塘1300多口,改造塘堰4500口,新增蓄水能力2500万立方米;改造泵站117座,装机2.25万千瓦,提水灌排能力238 立方米/秒,增加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5万亩,保证了农业丰收。 

——安全饮水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解决16.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41.3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全面解决,率先在全国、全省全面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实现自来水普及率100%。新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1个,新建千吨以上水厂10座,其中万吨以上水厂4座,集并镇村小水厂26个,布局供水管网1.4万公里,形成4大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实现城乡饮水“同网同质同价”。其“城乡一体化”经验在全国推广。 

——水资源保护成效之显前所未有。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湖泊水库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三万”活动,开展挖堰塘、大清淤、大绿化及末级渠系建设,农村水生态、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创新“三员合一”管理体制,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村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整合使用,实现了环境卫生有人清扫、堰塘沟渠有人管护、通村公路有人养护。 

——改革创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实现山洪灾害预警全覆盖,五年内未发生一起因山洪灾害死亡事件。完成镇街道水利管理站组建工作,完善市、镇水利服务体系。“以钱养事”等农村小型水利改革经营在省内外广泛推广。“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央视还为此编发短评。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