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深化改革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

19.12.2014  14:43

      近日,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在武汉召开,网格化管理是会议的重要内容。湖北是较早开展网格化建设的省份,目前,全省所有城市社区、86%的农村已基本完成网格化建设任务。如今,气象服务已成功融入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大平台,开辟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气象服务的新途径,而这只是湖北气象部门深化改革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的一个缩影。

             
      小网格情系大社会

      2014年7月5日,武汉市汉阳区二桥街桥西社区12名网格员从网格管理系统收到暴雨红色预警,立即通知辖区内市场管理部门做好人员、车辆安全警示,提醒有关住户细心看护好老人和小孩,防止意外发生。通过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系统对接,武汉市已实现气象信息服务覆盖1290个社区和1956个村。
      2014年,湖北省气象局抓住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的重大机遇,制定下发《湖北省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级气象部门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和平台建设管理部门,依托全省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把气象信息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全省深化改革专项任务。借助政府织就的这张“网”和全省30万专、兼职网格员,省气象局进一步扩大了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范围。
      在推进网格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全省各地气象部门早规划、早行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了当地网格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咸宁市气象局是该市第一个与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实现网络对接的部门,目前已与该单位联合培训网格信息员4000余人;钟祥市气象局主动安排人员参加市网格管理中心组织的培训学习,网格管理中心为气象局接通了光纤专线网络,开通了网格化信息发布管理终端;黄冈市气象局通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向各级网格员发送气象信息,网格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随时查看;襄阳市襄州区气象局为网格员的平板电脑安装“暴雨灾情采集系统”软件,使网格员可在第一时间上报灾情。
      饱含着气象关怀的细小网格,让气象走向了社会大舞台。

 

      小组织助力大生产

      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2014年,湖北省气象局选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
      与荆州市荆州区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荆州区菱角湖农场农技推广人员利用气象信息,结合当地多年农业观测资料,研究建立起了水稻、棉花等多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运用该指标在今年农事关键季节指导农户生产,并通过短信平台向900多个农户发布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了经济损失,有效提升了气象服务效益。
      钟祥市寿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针对食用菌生产对日照、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特殊需求,在气象部门指导下建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结合气象信息对农用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用以指导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3000多名社员和1万多个农户的好评。宜昌市秭归县露珠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该社在茶叶采摘,收购、销售等关键时间点,依据气象因素合理规划。今年该社茶叶生产同比增收26%,经济收入增长54%,合作社理事长周巩旭感慨道:“气象信息能带来这么好的效益,明年让社员都来上气象培训课。”
      在湖北,全省现有农技推广机构4859个,加上众多的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涉农市场主体,他们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农民需求,熟悉市场行情,对气象服务的运用最直接。实践证明,这些“小组织”较好发挥了“助推器”作用。目前,湖北已确定在17个农技推广机构和53个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育社会组织试点。
      此外,湖北省气象局还制作了6大类26种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研发了“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等四个业务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投入使用,以加强业务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聚合力服务大民生

      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湖北气象部门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完善部门、行业和局企合作共建机制,聚集各方力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益,惠及广大民众。
      在省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脑屏幕上,记者看到,武黄高速公路上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各种气象数据不停地跳动变化。专家介绍,这些数据通过省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直通省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中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到高速沿线的电子情报板上,司机一眼就可以看到,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目前湖北已建成交通气象站113个,覆盖里程超过1800公里。
      瞄准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的巨大需求,湖北省气象局联合流域各省,建立了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并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海事局、三峡集团、国土资源部三峡地灾防治指挥部、国家电网和地方电力部门多家单位开展合作,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重大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等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湖北省气象部门还先后与环保部门共同开展空气质量监测预警预报,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景区防雷安全工作,与林业部门共建负离子监测网,与国土部门共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与民政部门加强在灾情核查、防灾减灾项目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合作。
      2014年5月,湖北省气象局牵头研发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在甘肃武威成功安装并投入使用。此前,该系统已在宁夏宁东光伏电站、云南石林华能电站、甘肃华电新能源公司等单位推广安装,推广范围覆盖青海、内蒙、新疆、陕西、吉林等8个省的20个光伏电站。而服务风电能源的“象脉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也在湖北、新疆、江苏、甘肃等省得到推广应用。
      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表示:“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17日四版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庆忠 责任编辑:孙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