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气象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07.11.2014  18:0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干冷的西北风掠过荒凉的戈壁滩,带起阵阵沙尘。迎着凛冽的寒风,湖北省气象局风能及光伏发电功率预报系统安装工作组于九月初深入甘肃省境内的河西走廊,走进誉满天下的“世界风库”——瓜州。短短几年间,该地区“追风逐电”的发展之路,让昔日横行肆虐的西北风成为造福当地百姓的“聚宝盆”。驾车进入瓜州县境内,跃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林立的巨大风机。在劲风的带动下,风叶缓缓转动,给苍凉的戈壁带来别样的活力,纵横交错的输电电网将清洁新能源送入千家万户。       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华北及东北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地,近年来,新能源开发利用迅猛发展,湖北气象部门看准目标,早作准备,集中攻关,乘着新能源发展的东风,积极发挥气象服务的作用,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贡献,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自2010年起,湖北省气象局结合新能源领域对气象服务的巨大需求,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一级气象能源技术开发中心,全力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预报等一系列气象服务研发工作,先后完成了面向电力部门的“风功率预测预报系统”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为数据库子系统、数据通讯子系统、预报制作及查询子系统、预报结果上报子系统,每天可滚动预报短期未来三天和超短期未来四小时的风电及光伏发电功率,改变了过往只能凭经验预测发电量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功率预测准确率,为确保入网电量平稳有度、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近几年两套系统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条件艰苦的最前线,前往位于偏远地区的光伏电站及风电场进行前期调研和系统安装,耐心细致地与客户沟通交流,了解用户需求,及时改进升级,在功率预测软件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系统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日,系统安装工作组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历时两个月完成了风功率预测系统在11家风电场的安装运行以及3套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的安装运行。目前,这两套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甘肃、河北、新疆、内蒙、江苏、湖北、宁夏等11个省、自治区近三十家风电厂及光伏电站。(作者: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崔杨 责任编辑: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