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小学试题:初中考苏格拉底 还是汉译英

18.05.2015  12:52
图为:1929年的小学《自然》题

  即将迎来 6月考试季。学海无涯,试题无边,可不仅仅是在当下,民国时期也不例外。今天就来晒一晒民国时期湖北的小学和初中毕业试题,看看你会做吗?

  小学试题紧贴时代——

  “爱国布”是一种什么布

  民国时期湖北的小学生一点都不比现在的小学生们轻松。当时要想拿到小学毕业证,必须通过国文(语文)、英文、算数、地理、自然、历史、党义、书法、美术、工艺、音乐、体育这12个科目的考试。有时候会补加公民和卫生考试。

  至于试题的难易程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民国十八年(1929年)湖北省立第三小学毕业考试的若干试题。

  语文试题沿袭以文章论天下的传统习惯,如作文题:“我们对于总理革命不忘读书的感想”。其实那个时候,考大学的语文也无外乎是一篇作文,有没有才华,就看你写的是好文还是渣文了!

  自然试题很广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鸭舍怎样可以清洁呢”“制造肥皂的原料是什么并述其制造方法”等,从“红茶绿茶的制法”这道题,可以看出湖北人爱喝茶。

  数学题在当时称作“算学试题”,普通计算题必不可少,应用题则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竹布4丈,价10元,爱国布3丈,价4元,各买两丈共价多少”、“粮食一种,预算8人可吃35天,现在加添2人,可以吃多长时间”。这不难吧?

  历史试题更是放眼全球,如“斯巴达军士教育之情况是怎样呢”“欧洲第一次用方言作诗歌的是谁?后来有人效仿他用方言作诗歌了没?他的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有无影响”等。

   初中英语翻译够呛——

  “多闻而寡言”怎么才能信达雅

  中学毕业试题也是12门课:党义、国语、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矿物、乐歌、行艺、工艺、体育。前面的八门功课是有试卷的。后面的四门应该是现场考察的。

  民国十二年(1923年)省立七中,代数和物理题,命题内容上和今天并无二致,但更加“文绉绉”,如“用比重瓶以求液体之比重,实验时之步骤若何”。语文题依然是一篇作文——“艰苦与奋斗”。英语题的翻译一定会有,英汉互译很常见。汉译英题目中,有的简单直白:“我穷,我希望我多有钱。”有的有难度如苏格拉底式的哲理:“面为头之前部,面之上为发,发之下为额,眉在目上,鼻在面中,颊在鼻之两旁,其后为耳,口在鼻下。若张汝之口,即可见汝之齿,或汝之舌,面之最下部分为颌,我人有二耳一舌,故宜多闻而寡言。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