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师兄教你玩转科研

22.06.2018  14:14



左起分别为:陈文,师从徐红星院士,以第一作者发表 nature comunication (《自然通信》),毕业留院攻读博士后;何海龙,师从刘正猷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 nature (《自然》,已接收);饶浪,师从刘威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共11篇,将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后;王暮迪,师从刘正猷教授和邱春印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 prl (《物理评论快报》)、pre(《物理评论》E辑)。


人物一:

陈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毕业生,师从徐红星院士,已留院攻读博士后。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 nature comunication s(《自然通信》)。


问:能介绍一些发表论文的经验吗?

答:以自己有限的经验,感觉最重要的几点就是:首先要对自己做的课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要定位好努力的方向,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期望做出来以后和其他科研结果比有哪些突破和进步。这一步清晰了,之后的研究路线就有了一个指导思想,最后写出论文也是顺其自然。

然后再就是实验和理论的设计与执行,这一步,无数大大小小的失败经历是难免的,能否坚持到有所产出的那一刻,取决于自己的兴趣(这一点是毅力强弱的来源之一),实验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付出的时间),文献的积累量(影响课题下一步如何走下去的判断能力),自己的个性(后天不太容易培养),也一定程度取决于运气。

最后,英语的听(国际报告)、说(学术交流)、读(文献积累的速度)、写(影响论文的档次)能力也是尤为重要的,会相当影响自己科研的效率。

总而言之,对科研兴趣很大(这点最重要)、认真投入的时间足够多、运气不是太差的那些同学的结果往往是很好的。


问:对于学业、人脉、爱情三者的关系,你有什么想法?

答:人脉的确很重要,但是我认为只有当你自己具有足够实力时,才能有真正稳固和可靠的人脉。所以首先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学业。最佳状态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平衡两者,按合适比例分配自己的精力。当然,爱情也是需要分流精力的,当遇到三者无法兼容时,就要明确自己最想要什么,这样才能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取舍。


问:有没有其他要跟师弟师妹们说的?

答:和硕士相比,决定攻读博士,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已经一只脚跨入科研行业,因此在攻读博士前要想好自己是否要进入这个行业,是否适合在这个行业奋斗。博士期间的训练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对科研没有一点兴趣的话就是煎熬。但不管怎么样博士期间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经历,锻炼出来的很多能力在别的行业都能发挥作用。我相信大部分决定读博士的同学多少是对科研有兴趣的,只是在漫长的失败、重复、再失败的路上。逐渐将兴趣消耗殆尽,甚至影响了自己对未来人生的预期。所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心态,在我看来是比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事情。

在科研完全没有进展的日子,我维持心态的办法是尽量挤出一些时间关注其他事情,发展自己的爱好,保持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用这些事物带来的快乐来作为自己的精神上的支柱。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攻读博士本来就不止是科研能力的训练,更是对精神的磨练;当你们顺利毕业时,更应该为后者的挑战成功而感到自豪。


人物二:

何海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毕业生,师从刘正猷教授,方向为声学。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 nature (《自然》,已接收)


问:能给师弟师妹一些发表论文的经验吗?

答:一是多读好文章、顶尖文章,以及在相关领域做的好的课题组的文章。

二是在读文章时产生想法时立即着手实施想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做事不要拖延,要及时完成想做的事。

三是多与导师讨论,多听导师给自己的建议,导师会给自己的方向做正确的引导。


问:坚持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往往很枯燥。面对失败,怎么调节自己的心理?

答:多与导师交流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多反思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在业余生活中适当打打游戏,看看直播,放松自己。


问:如何看待学业、人脉、爱情三者的关系?

答:人脉很重要,我们应当多与人沟通,增进与人的关系,这样更利于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

爱情也很重要,爱情需要讲究缘分,在某个时候碰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对她很有感觉,这个时候就去努力、去争取。但没有机会也不能强求。

学业、人脉、爱情固然重要,家庭与健康也同等重要。要善待家人,常回家看看。多锻炼身体,放松自己的心情。


问:还有要跟师弟师妹们说的话吗?

答:科研上:不能仅仅为了发文章而做科研,要为了科研而科研,学会从科研中学到乐趣。

爱情上:通过多看书,提升自己的才华与内涵,提升个人魅力,遇到爱情要及时抓住机会,不要让自己后悔。

家庭上:不要光顾学习,要常回家看看,要懂得孝顺父母。


人物三:

饶浪:本科就读于物理基地班,硕士为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攻读微电子专业,师从刘威教授。他致力于学科交叉合作,在仿生材料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有11篇,第一作者论文的总影响因子超过80。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学术创新奖一等奖等。


导师评价:

导师刘威教授这样评价他:勤奋踏实、细致谨慎、醉心实验。饶浪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


自我评价:

披着羊皮的狼”——饶浪这样形容自己的研究成果。把纳米颗粒用癌细胞膜伪装起来,再注射到小动物体内进行研究,这样的做法是饶浪的首创。在外来物质进入血液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会立刻将其吞噬掉,而当纳米药物包裹上一层细胞膜,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时,纳米药物就可以实现免疫逃避,在人体内产生作用。这项研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人评价:

在寻找方向的过程中,饶浪不仅在磨砺自己,发挥自己所长,同时也不负初心,遵循自己的兴趣所在。科研是难做的,交叉学科更是如此,与多学科的科研人员进行广泛且深入的合作,才能用完美的方式解决问题。

身边人形容饶浪最多的词汇离不开勤奋和自律,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师弟李明称他为一个善于分享真知灼见的科研达人,虽然明知有时一个idea就可以搞定一篇paper,但是饶浪从不吝惜自己的idea,主动拿出来与课题组分享。


问: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发表论文的经验吗?

答:一是多看文献。多查、多看文献,在写文章时,尤其是需要表达某个特定句式的时候,只要文献看得多,就能想起在哪里看到过,就可以参考,当然内容要做修改。

二是多做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应该构思自己以后要写文章可能会用到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实验,而不是盲目的什么都做了,得到了一大堆数据,写文章时却一头雾水。一定要提前构思,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边写文章边做实验,等你实验做得差不多,论文初稿也就出来了。

三是多与人沟通。多与人沟通会增加自信,提升自己的能力。


问: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说?

答:我希望大家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学习生活两不误。我们要把学习当成生活享受,把生活当成学习来好好经营。点燃学习激情,享受的快乐生活。你对学习投入的热情多大,决心多大,工作效率就有多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科研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科研就变成一种乐趣。


人物四:

王暮迪:本科专业为物理学类,硕博连读专业为凝聚态物理,师从刘正猷教授和邱春印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1篇 Physical Review E (《物理评论》E辑)。


问:请谈谈个人成长经历。

答:我是武汉大学2010级本科生,2014年开始硕博连读,现在是博士二年级。我刚开始时做声辐射力这方面,大概前面两年都在做这方向的研究,也发了一篇论文在 PRE 上。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到去年暑假这段时间,国外一个导师和我的导师合作提出了一个想法,目前还没有人做,所以就让我去做这个研究。由于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个方向,所以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尽全力解决掉这些困难后,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文章是去年十月份就投了出去,一直到最近刚接收,中间也经历了大概八个月的修改和非常曲折的过程。


问:能给师弟师妹一些发表论文的经验吗?

答:首先,不管做哪个方向都要先有一个想法。有了想法之后,你要赶快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你的实验设计。尽量较快地走完研究的流程,这样就可以比较快得到实验结果。


问:坚持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往往很枯燥。面对失败,你怎么调节自己的心理?

答:在我们科研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首先我们要积极思考,有的问题可能一思考就出来了,但有的要实在想不清楚的话,就一定要找老师讨论,不要着急,可以放松放松,给自己一个空余的时间,不要去想这些遇见的困难,等到工作的时候再重新去思考这些问题,可能这样反复一段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对于学业、人脉、爱情三者的关系,你有什么想法?

答:我觉得学业是最重要的。学业是学生的立足之本,学业也是这三者之中唯一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爱情当然也很重要,但爱情需要讲究缘分。最后,对于人脉,有的人可能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的,人脉自然会广,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应该先以自己的学业为重,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就可以跟他们多多交流,也是积累人脉的过程。


问:有没有其他要跟师弟师妹们说的?

答:读研究生期间,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老师其实不会天天盯着你,基本上要靠自己。要对自己负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抓紧时间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学习之外,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平衡,比如注意身体健康,兼顾爱情和亲情等。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