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税情

06.08.2015  16:15
      我的母亲是新中国刚成立时,武汉大学为建设祖国需要培养的第一批税收专业大学生之一,母亲和她的同学们毕业后全部分配到了当时的武汉市人民政府税务局,其中有不少“女税官”,她们为大武汉的税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许多人都先后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同时也为税收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后备人才,其中不乏像我这样的“税二代”,最难得的是母亲和她的同学,我和“税二代”们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就住在税务局办公楼后面的宿舍楼里。大家感情很好,有时候大人忙,邻里间还帮着接送一下别家的孩子。母亲们工作很忙,时不时就要加班,这样一来,晚上我们小孩子又会玩在一起,有时我们也会到母亲们加班的办公室,大人做大人的事,我们玩儿我们的。当时没有什么玩具,母亲们为了让我们不影响她们正常工作,就教我们打算盘。在母亲们的算盘声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可能是从小打算盘,也可能是基因遗传,我们我们这帮小孩儿打起算盘来又快又准,纷纷通过了中国珠算协会的等级鉴定,参加珠算比赛也常常得奖。至今,我的办公桌子上还摆着一把算盘,有时用起来比按计算器还更顺手。

  后来,我们这些小时候的玩伴到了参加工作的年龄了。我们中的好多女孩儿都接了母亲的班,从事了税务工作。我和发小们成为了同事,和母亲、阿姨们也成了同事。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经过短短的学习培训,就在师傅们的传帮带下上岗了。心里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下户查账,对于会计知识我们只知道个皮毛,在企业的老会计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要是师傅不在,我们联合起来都不敢到企业查账。母亲们了解了这一情况,开始行动了起来,她们买回有关书籍,戴上老花镜,下班后拿起当年干革命的劲头重温会计知识。每天下班后便把我们大伙儿聚集在一起,先从会计原理讲起,再讲商业会计、工业会计。记得江岸区税务局的何季兰阿姨在企业找来空白的财务报表和记账凭证,让我们模拟着做;我母亲徐丽华买来几本账本让我们将各自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在账本上实际操作明细账;还邀请她们的同学,当时在武汉市税务局二处工作的邵剑华叔叔来指导我们学习。经过这样一番培训,我们胸有成竹,再也不怕独立下企业查账,而且在单位里我们还常常帮忙别的同志,领导和师傅们都夸我们进步大。

  经过岁月的磨练,我们都成了业务骨干,在家也成为了孩子的妈妈了,母亲们也都先后退休了,但马上又“上岗”了,她们主动替我们承担着大量的家务事和带孩子的重任。

  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考大学填报专业时他们也都自发地选择了会计或税收专业。我们的母亲们真的老了,走路都有些吃力了,前几年他们老税专的同学一年总要聚会一次,现在由于身体不便,这种机会越来越少,只能在家通通电话,了解一下对方的近况。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在单位还经常能碰面,可以通过微信随时联系,故而忽略了她们不能相见的难处。

  羊年春节,我们商量着集体开始教这些近九旬的母亲们使用微信。她们戴着眼镜,像小孩一样认真学习操作,一天下来完全掌握了使用技巧。现在,她们早上一起床就开始视频相互问候早安,视频里有说不完的话,发自己亲人的照片相互看看,有说有笑。前几天,我哥哥的外孙来了,母亲还让他在视频里向各位太姥姥们献祝福,他好奇地问我哥哥,“阿公,这些太姥姥是不是书上说的八十岁的老太太打哈哈——一望无涯?”视频那头又是一阵开怀大笑,母亲们无比的开心。

  其实,她们谈论最多的还是祖国税收的变化,谈论她们年轻时候努力一起奋斗的过往。她们说她们现在成了我们的负担,不再能帮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却都说她们是凝聚力,没有她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我们这些做女儿的也商量了好几次,想趁着过年让所有母女聚一次会,但由于天气等原因,人还是没有凑齐,这让老人们心里多多少少留下了遗憾。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等的,不过好在春天来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一定会相聚,到那时再来共同祝愿我们的税收事业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母亲们健康长寿,祝愿我们一代代税务人都永远年轻。


附件: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