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扭亏上半年盈利7亿元 在岗职工总数下降2.7万人

15.08.2016  17:37
昨日,武钢股份炼铁厂7号高炉开铁口,铁水入罐   记者任勇 摄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昨日,武钢股份炼铁厂7号高炉开铁口,铁水入罐 记者任勇 摄

  记者张隽玮

  上半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现利润7.03亿元,给已持续一年的改革一个坚定的注脚。

  券商分析,旗下钢铁主业的上市公司武钢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或将超过去年同期。

  自去年6月单月亏掉前5个月的利润后,武钢的利润足迹持续为负,但扭亏的行动也始于那时。

  “要坚决打赢扭亏增效攻坚战”,公司董事长马国强认为,钢企将逐步实现盈亏平衡或微利。

   供给侧改革:按市场需求砍掉上百种产品

  7月22日,传出7.03亿元盈利的当天上午,武钢股份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阮新建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打印出的资料,上面写着今年前6个月的重点品种分析。

  他数了数,计划完成率超过100%的品种有14项,这意味着在能够赚钱的28种产品中,一半正中市场需要。

  这是近一年来武钢持续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场需求砍掉了过去的上百种产品,直接缩减至28种。

  每天7时30分,市场需求将从产销研日例会,准时传递到武钢股份的各个产线上。

  市场猜想基本上是靠拜访客户“走出来”的,记者采访的一位汽车板营销人员,一周的大半时间不是在客户所在地,就是在去见客户的路上。

  马国强自去年6月2日上任的两个月内集中走访了四家客户。在长城汽车集团,他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就要是围绕客户来开展,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

  世界最大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生产商卡特彼勒,从2002年起成为武钢的客户,但在去年因武钢钢板表面的凹坑、刮划出现频率过高而“变心”。但武钢原本用来改善凹坑刮划的修模、刮腻子、喷砂等“化妆”程序,因为降成本的需要而被取消。负责生产的热轧总厂拉上武钢研究院、质检中心、物流公司、营销公司、用户办等各部门,对钢种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制定详细计划,通过技术革新和装备改进,减薄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从而降低精整过程中铁灰破碎造成凹坑的几率。

  保住了“颜值”就留住了订单。

  卡特彼勒亚太区域钢材采购总监稍后参观产线时说,“目前武钢供应的卡特钢,在全球供应钢企中,表面质量是最好的。”记者在现场看到的精整产品,表面是银色的光亮,接近贵金属中的铂金光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