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网络抄袭现象较普遍 公选课是"重灾区"

21.07.2014  20:10

图为:网上某些提供论文过关的灰色服务,助长了学生的抄袭之风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徐啸寒 罗欣 乐毅 王凤 廖仕祺 周治涛 实习生王 卫王崇帝 王思远)华中农业大学李厚刚老师给91名主要因为抄袭的学生打零分一事经本报连续报道后,在武汉各大高校引发强烈反响。昨日,本报记者探访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华学院等10余所高校,随机调查了近百名大学生,许多学生承认有过不同程度的抄袭行为,一般都是从网上复制、粘贴。他们认为,网络文抄公现象在高校较为普遍。

     作业抄袭

    平时作业靠网络文库完成

    据记者调查,政治学类、哲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容易滋生抄袭现象。许多学生承认,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从百度文库、范文网等网络文库,很容易找到各类可资拷贝的文章。华科社会学系学生施磊说,“一些公共课的平时作业跟最后考试成绩关系不大,许多同学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觉得没有必要,就从网上扒文章应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吴嘉豪表示,有些人文类课程的考察课很多同学不重视,考试就是交一篇论文,最终不少同学都是百度的。

    各种调查报告也有学生抄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孙妮(化名)坦承,大学四年里,她的就业指导课和每次放假学校布置的实践调查报告,多是从网上下载改头换面,就交了上去。

     实验抄袭

    网上可轻易获取实验数据

    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给抄袭者大开方便之门,就连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设计,也能在问答网站上求助获取答案,有的甚至会附上实验全过程。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李枫(化名)介绍,在做编程或者电路设计作业时,比如单片机开发、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网上的百度文库、豆丁网或者知网上都有现成的模板。即使是实验课,也经常在网上搜寻3/8译码器的模板,然后更换数据,通过电脑调试就可以完成实验了。

    李枫说,他们的实验结果通常是波形图之类,往往拍个照打印出来贴在报告上就行了,所以很容易互相抄袭。这些图很难手工描绘,一般要求截屏或者拍照打印,只要把别的同学的照片拷贝过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