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隧道入选“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工程”

28.11.2014  11:41

一隧穿越百年梦想

(长江日报)第一个吃螃蟹 长江上的新跨越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会同13家行业建设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工程”评选结果日前出炉,万里长江第一隧——长江隧道工程入选。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隧穿长江”百年梦想的隧道,不仅见证着改革开放35年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让世人看到建设者们不畏天堑险阻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昨日,参建方市政建设集团负责人道出隧道建设幕后的故事。

四年筑一隧 百年构想成真一朝穿越 走进“隧道经济”新时代

当巨大的挖土机挖起第一铲土时,一个近百年的构想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开始付诸实施。2004年11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开工建设。

坐落在武汉中心城区的长江隧道,除了要穿越高水压的长江江底之外,还要穿越两岸新修的长江堤防和林立的高楼。武汉长江隧道的施工建设,堪称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

武汉市政集团董事长谢先启进军“地铁领域”早已储备技术和管理力量,企业以综合实力拿下订单。

2004年,市政集团成为长江隧道建设中的一员,任务是“做两头”,把盾构段两头的明挖段一直“”到城市道路上。在进行施工时,市政人面临了复杂地质、高承压水以及周围房屋保护等问题,他们在实践中一一解决。在江南,明挖段围护是混凝土排桩。江北则改成地下连续墙。“排桩好比筷子,地下连续墙则是木板。无论挡水或挡土,木板都胜过筷子”,市政集团副总工程师肖铭钊做了形象的比喻。为提高施工安全,市政集团增加成本400万元。

长江隧道明挖段干下来,市政集团豪言壮志:“武汉没有我们拿不下来的深基坑”。2008年12月28日,长江隧道正式通车。

四年时间,工程技术人员共成功破解五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取得10多项国家专利,创下多项国内第一。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改写“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实现了长江上的第一次跨越。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茫茫长江,早已经是百桥飞架、万舸争流。随着城市飞速生长,桥早已不能满足武汉的发展要求。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武汉的过江主要通道为长江一桥和二桥,车辆每天过江总量超过20万辆,远远超出最初设计的8.7万辆。预计2010年,每天过江车辆将超过30万辆。建一条过江隧道,迫在眉睫。

从1994年专家进行专门研究到1998年正式启动再到2004年11月工程评估报告的初步通过,10年来在可查的二十多次的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专家学者为长江隧道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论证。《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是他们交出的答卷,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被列入武汉市“十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在长江武汉江段,无论是修桥还是通隧,都源于一个近百年的构想。上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明确规划:“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

然而,在长江上建大断面、长距离的过江隧道,并且要穿越闹市区,在当时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武汉要第一个吃螃蟹。时任市委副秘书长的吴长均,服从组织安排,出任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公司董事长。他从武汉城市建设战略的高度,扶持地方企业,呼吁“武字头”最具实力的施工企业要敢于尝试。

长江大桥、二桥的间距约6.8公里,车流过江须绕行很长距离,过江隧道改变了江城环状交通格局,使中心城区过江通道间的距离缩短了一半,驾车通过隧道,只需7分钟,加速了中心城区交通“动脉”的循环。

长江隧道运营4年来,每天正常的通行能力达到6.3万至6.5万辆,相当于武汉过江车流量的20%。顺畅的交通带来客流量,衍生出“隧道经济”,为其他城市开创建造先例。

有人评价:从“长江第一桥”到“长江第一隧”,体现的不只是科技与人才的发展进步,亦不只是财力和物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标志时代变迁的两个节点,见证着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

对于参建方市政建设集团而言,亦是熟练掌握隧道施工技艺的一次历练,终为进军市政高端领域,开拓地铁市场打开局面。

今天的长江隧道,沉寂在浩瀚的长江底。站在江边,人们看到的是两岸的车水马龙、繁灯璀璨,谁曾想江底一条3600多米的隧道同样繁忙。这条承载着穿越腾飞之梦的“第一隧”淹没在滚滚长江中,却活跃在每一位市民的视野中,“武汉人的生活因此改变”。

责编: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