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造”《卡门》尽显浓郁国际范儿

30.01.2016  15:31

雄壮激昂的斗牛士之歌,奔放火辣的吉卜赛女郎,令人唏嘘的命运悲剧……昨天晚上,由琴台音乐厅出品,湖北省演艺集团、武汉爱乐乐团和武汉音乐学院联合制作的琴台音乐厅版歌剧《卡门》在琴台音乐厅上演。这一版本不仅集结了武汉本土优秀创作力量,也是琴台音乐厅运营6年来首次尝试自制剧目。

剧场舞台大变样

昨晚琴台音乐厅的舞台大变样。以前舞台后面是合唱席,而现在,合唱席被整体拆除,搭建了一个高3米的演出平台。舞台上则竖起一座高达5米5的石头城墙,两边是巴洛克风格的高拱门。

本次演出的音乐由青年指挥家胡彪率武汉爱乐乐团的乐手们演奏。与其他版本的《卡门》不一样,乐团没有单独在乐池里演奏,而是走上舞台组成一个方阵,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当灯光暗下来时,身着黑色西服的乐手们仿佛融合在夜色之中,谱架灯闪烁出点点白光,如同一个“萤火虫”方阵,特别美丽。

合唱团演员是歌剧“种子”

当乐团奏出经典的《卡门》序曲,观众都投入到了《卡门》的经典故事中。来自国外的四名“外援”演员,展示了不俗的实力。《爱情像自由的小鸟》、《斗牛士之歌》、《花之歌》……一首首名曲让人沉浸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四位主演外,其他所有人物角色都由武汉音乐学院的师生们担任,而且全部用法文来演唱,现场效果令人震撼。全法语演唱对近百人的合唱团是非常大的挑战,前期训练中团员废寝忘食,累计训练时间200个小时。导演梅昌胜将这些师生比作武汉歌剧的“种子”,“我们在彩排时要求他们身上一定要散发出外国人的味道,将自己演出的人物把握清楚,不仅仅是唱的好,表演也要进入到规定情景。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歌剧演出,才能形成有实力的美声歌剧演员,以后才能在世界上站住脚。”

让观众触摸“歌剧艺术大门”

琴台音乐厅打造自制版歌剧《卡门》,负责人李丹说,最初有这个想法,是基于武汉有这么好的演出场地,有中国中部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和国内知名的专业乐团,还有高水准的舞美团队,为何不将本土最优质的艺术资源结合起来?

此次的《卡门》并非全景歌剧,但制作起来也比想象中复杂,琴台音乐厅将新年之前的近20天黄金档期全部空出,着手改造和搭建舞台,组织乐队、合唱排练等工作,直至呈现这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卡门》。

“武汉造”《卡门》也引起了关注,两周前可售门票全部售罄,现场几乎座无虚席。扮演卡门的女演员塔拉·范蒂迪来自美国,演出完毕后她感叹,“武汉的这个团队专业而高效,他们就像变魔法一样,很快都搞定了。我在美国加拿大等很多地方工作过,都没有见过这么快的团队,而他们还是第一次制作歌剧。”

责编: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