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车都:一座宜产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12.05.2015  21:24

武汉市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朱毅(右一)向记者介绍情况。陈涛摄

    新华网武汉5月12日电(记者方政军 熊金超 徐海波)202平方公里的土地,产生了270亿元的税收;23万平米的医院、学校、书店、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戏院、养老院、音乐厅、商业区……在长江经济带中游的华中重镇——武汉经济开发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工业园区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白天机器隆隆、晚上人去楼空,寂静荒凉、有产无城。有的即便就地开发房地产,似乎也乏人问津。然而,被誉为“中国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白天机器轰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晚上万家灯火,人们漫步街头、尽享闲情雅致。

     配套缺位制约发展 文化引领实现产城一体化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的职工谢池航,曾对这里的交通不便、配套不足颇有怨言。她家住武昌光谷,每天早上6点多就得出门,坐上一个多小时的班车,跨过长江,来到30多公里外的沌口公司上班。到了下午6点下班,又是长途跋涉地回家,大半时间在路上。“经常是早上还没睡醒就起床,晚上该睡觉了,才到家还没吃饭。

    像谢池航一样的,许多在开发区上班的职工都饱尝偏居一隅的痛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在几个偏远的农业乡镇上建设起来。直到2000年初,虽然产值已经可观,但地理上还是一片工业孤岛,周围被村庄和农田所包围。曾经,在开发区上班的工人只能租住在城中村里,购物、看电影、唱KTV都得去9公里外的汉阳王家湾,晚上还经常发生盗抢事件。一些建不起职工宿舍的企业,即使开出优越的待遇,也常常因招工困难,产量减少、生产受阻。

    慢慢地,人才开始流失了,企业开始外迁了。身兼武汉市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等四个职务的朱毅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产业建城是空城,没有支柱产业建城是鬼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的三生之城是当务之急。武汉开发区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人口集聚初具规模,我们的目标是不能再用工业化这一条腿走路,加快产城融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化发展,打造宜业、宜居、美丽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为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提出文化引领经济,实现“产城一体化”,他们通过汽车产业与文化、科技等新型产业“双轮驱动”投资千亿,逐步打造经济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研发中心、科教中心、物流中心、交通中心、医疗中心、生态旅游中心、国际博览中心和体育娱乐中心等十大功能中心。

    从2012年开始,一场覆盖科、教、卫、体、娱、居、行的生活“补课”行动,如火如荼、全面展开。朱毅自豪地告诉记者,2014年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税收占全市六分之一,分别超过湖北省的襄阳、宜昌两个副省级城市,开发区地位在全国同业名列前茅。这一切归功于党委、政府“一班人”产业和城市一体化的战略与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