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主创新指标完成任务过半 高新产值破13000亿

04.06.2014  11:10

  (长江日报记者 蔡木子)《武汉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1年多以来,22项创新指标中有17项指标完成任务过半,在所有指标中占比逾七成。昨日,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听取该计划实施情况,要求各区各部门强化科技意识,再上硬措施、硬手段,以更高标准持续推动科教资源转变为现实发展力。 

  我市去年出台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到2016年底初步建成国家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值突破13000亿元。一年多来,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促进等十大工程进展顺利,“青桐计划”、“青桐汇”、“武汉科技十条”形成全国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13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五;201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73.07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特区28家,全部入驻满员。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按照“下放处置权,扩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的思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新增大学生创业园区20个、孵化器面积120万平方米。 

  唐良智充分肯定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成效。他强调,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和控制力所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市科教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真正成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战略新兴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升高科技服务民生能力的指挥棒和总蓝图。要坚决落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进一步谋划推动创新创业与资本融合对接;要在平台建设、政策研究、环境营造上再下功夫,更加精准地解决创新主体所遇到的问题;要树立“产业为王”导向,各区区长要争当“科技区长”,抓紧拿出对接计划的本区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要把“青桐计划”落到实处,定期举办“青桐汇”,搭建人才与资本对接平台。 

  会议还听取了我市要素市场发展情况汇报。唐良智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有市场交易需求的行为尽可能平台化,打造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要素市场。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