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教授研发钢渣沥青 “武汉造”打破国外垄断

14.09.2014  11:08

制图:穆莎丽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刘晓杰

  钢渣变身“超级沥青”在武汉已成为现实。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一项名为“钢渣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的工艺已被攻克,将正式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昨日,技术发明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少鹏告诉记者,通过他的技术,用钢渣替代石材,生产出钢渣沥青成本降15%,同时还能解决废弃钢渣污染环境问题。

  目前,利用此工艺生产钢渣沥青已经用于我省多条高速公路。

   性能比石材沥青高3倍

   在我省多条高速上试用

  在汉阳某空旷偏僻的工业园区里,一项“武汉造”或将改写沥青产业的历史。“从材料角度上看,钢渣天然是一种优异的沥青路面材料。”潜心研究材料学数十年,吴少鹏告诉楚天金报称,作为材料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如何将钢渣从工业废渣转变为优质材料,一直被欧美国家所垄断,“目前,美国绝大部分沥青原料都是废弃钢渣,而不是石材”。

  据其介绍,通过上述工艺生产出来的“超级沥青”,其综合性能比一般沥青高3倍左右,“钢渣属于碱性集料,由于钢渣具有多孔的物理特征,因此与沥青的粘附性能非常好”。目前,在武英高速、汉宜高速、汉鄂高速和光谷四路等道路的部分路段都已经试用这一“超级沥青”,效果很好。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石材的不可再生性,废弃钢渣将是沥青最佳选择。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探明的沥青用优质石材存量在750亿吨左右,目前每年市场消费量在30亿吨,“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存量只够我国用2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