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24.04.2015  22:11

    新华网武汉4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李劲峰)“武汉,每天不一样。”刚刚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武汉,又推出文明城市建设行动“十大工程”,用“信仰工程”“家风工程”“志愿者工程”“希望工程”等,明确文明建设行动责任与义务,走向城市文明创建常态化。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曾几何时,作为中部地区经济文化重镇,武汉因街头“汉骂”多、卫生环境差,被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戏称为“全国最大县城”。

  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委、市政府就立志改变武汉的城市形象。作为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200多项测评指标,无疑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检阅。

  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支撑。武汉一边打造“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一边着力发展城市经济。

  随着汽车、电子、化工等千亿产业群规模不断扩大,武汉市经济总量一步一个台阶,从不足1500亿元,到去年成功突破万亿元。

  在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大规模发展的进程中,武汉市政府连续多年开展城市环境改造攻坚,加快城市建设和“城管革命”,使城市功能得到逐步完善。

  “空、铁、水”齐头并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布局数百里滨水绿道,武汉不仅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领航者”,也开始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宜居的国际大都市形象迈进。

  文明创建离不开公众参与文明创建。出台和修订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地方性法规,首创“文明旅游银行”、“爱心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每月发布“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探索与创新,使文明、诚信,正成为武汉的城市基因、市民准则。

  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已成武汉三镇社会新风尚。在“结识300多个穷亲戚”吴天祥、“轮椅上的志愿者”董明、“信义兄弟”孙东林等全国道德模范的引领下,武汉志愿者团队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全市志愿者队伍规模达到100万人,平均10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由22支冬泳队组成的长江志愿救援队,仅去年就从江水中救起200多名落水者;拥有成员5000多人的“爱我百湖”志愿者服务队,踏访江河湖泊,成为护湖卫士。每天,上万个“吴天祥小组”,在城市社区、车站、公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慵、懒、散等问题,武汉市打出治庸问责、群众测评等组合拳,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上班炒股玩游戏、迟到早退擅自脱岗、公开承诺不履行……过去近四年来,超过3000名干部在武汉市“治庸问责”中受到纪律处分、组织处理。

  “市民的共同期盼是文明创建的驱动力。”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李述永说,借助公众参与文明创建,武汉的城市面貌、生活环境、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明显提升。

  今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武汉更是将“文明城市建设不持久、不深入”问题列入整改清单,接受电视问政,并组织文明创建专班回访,对问题乱象公开曝光。

  武汉市市委书记阮成发说,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提升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完)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