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探索建立内陆首个航运"特区"

12.07.2014  18:40

     新华网武汉7月12日电(记者 廖君)武汉将探索建立内陆首个航运产业“特区”,借鉴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业与航运业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从11日召开的武汉市航运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到2020年,武汉拟投资951亿元,新建、续建50个重点项目,致力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比肩下游的上海和上游的重庆,形成长江沿线三大航运枢纽。

    武汉新港管委会介绍,未来六年,“四平台、一特区、一主体”的综合航运产业集群将成为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抓手。其中的一特区是指在七龙湖探索建立内陆首个航运产业“特区”,投资额达200亿元,这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50个重点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特区”拟定的建设面积为26平方公里,紧邻阳逻港集装箱核心港区,与花山港区、鄂州三江港区可便利往来。“特区”内集中布局新港海关、国检、航交所等机构,引入相对完备的航运服务功能,吸引航运企业总部、航运物流中心、船舶研发基地等项目进驻。

    “特区”将着力拓展航运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项目。为此,武汉将设立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在土地、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聚集航运要素,延伸航运保险、法律、信息、咨询、经纪、会展、科技、教育培训等高端产业链。

    据悉,“特区”年内将完成前期规划立项工作。2017年前,各类服务设施投入使用。2018-2020年形成粗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目前,武汉还规划建设阳逻港临港综合保税园区和国家级航运交易所,在新港建设多个域外陆地港,在内陆延伸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武汉将以500公里为半径布局建设区,1000公里为辐射半径,逐步形成辐射中西部地区、布局合理、定位明确、高效便捷的陆地港网络。同时推进市属国有港航企业重组、整合。最终实现港航基础设施功能,航运服务水平、核心要素和产业支撑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的 “四大提升”,达到千亿级别的产业投资规模。(完)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