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投百亿建“海绵城市” 预计10年内可御渍水

11.08.2015  11:05

武汉投入百亿建“海绵城市”想干什么

主要防内涝,2017年可抵挡10年一遇渍水,到2025年50年一遇暴雨也不怕

武汉晨报讯(记者陈永权 实习生仝冉冉 通讯员喻正茂)昨天,记者从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培训会上获悉,为解决我市城区排水不畅带来的渍水和内涝,我市正在建设透水、蓄水、排水功能完善的“海绵城市”。2025年,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2030年,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我市目前面临着水污染严重、内涝灾害突出、供排水矛盾严峻等问题,目前中心城区40个湖泊达标仅为37.5%;全市排水设施仅能抵挡一年一遇的内涝,现有外江抽排泵站能力不足规划需求的一半,排水干管渠缺口达1870公里。

昨天,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武汉水问题“把脉”。他说,武汉仅靠传统方式很难解决现实问题,应该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渍水问题,其核心思想是“一片天对一片地”,让城市在暴雨里具有良好“弹性”。也就是将城市分成若干小区和单元,雨水就地渗排消化,“一片天”下来的雨水,就在相对应的“一片地”上实施立体排水系统,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市水务局副局长张斐说,未来三年,我市将投入102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先期安排青山区选取23平方公里作为旧城改造试点区,打造“山水园林湖”的生命共同体;汉阳四新选取15平方公里作为新区建设示范区,依托现状水系构建排水、慢行交通、生态景观有机融合的多功能海绵体。

按照总体思路,2017年(主汛期前)我市内涝标准要达到10年一遇;2025年由10年一遇到50年一遇;第三步:2030年,初步建成海绵城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据武汉晚报

  道路修斜坡、地面可渗水将成“硬杠杠”

  武汉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法典”

本报讯(记者匡志达 通讯员喻正茂)昨天,武汉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园林和林业局联合发布我市首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按照这部“法典”要求,以后武汉城市建设中地面必须能渗水、路面必须有坡度等要求将成为“硬杠杠”。

目前,武汉市已确定了青山示范区和汉阳四新示范区两块海绵城市“试验田”。在这两块区域内,内涝防治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一百年一遇。为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建设中将着力让硬邦邦的地面像海绵般轻松吸水、渗水。

在《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中可以看到,从城市道路、绿地、房屋等多方面都有强调渗水、蓄水的规定。例如:新建建筑与小区、绿地及广场项目,硬化的地面中必须保证不低于50%的可渗透地面。改建建筑与小区、绿地及广场项目,硬化地面汇总保证不低于35%的可渗透地面。各类绿化用地中,应保证不低于25%的下沉式绿地,以便蓄水、渗水。海绵城市的道路也修得更有特色。按照要求,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有相当路宽2%的坡度,机动车道则会有1.5%的倾斜。道路地势低的一侧设置有绿地、溢流井、排水管等设备,让道路快速导流不易积水。此外,海绵城市建设还对屋顶绿化、房屋集水设计等方面做出详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