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不大搞建设对不住武汉

18.07.2014  17:45

   

阮成发

    1957年,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于1957年10月通车。

   曾经是内陆的繁华都会、新中国第四大经济中心的武汉,在最近二三十年来的经济成绩并不如意。

    大武汉的旧梦新愁

    在错失许多发展良机、没落了二十多年之后,武汉希望藉由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复兴大武汉,成为“中国中部中心”。在光荣与梦想之中,也暗含隐忧与挑战。

  武汉是一座充满了遗憾的城市。

  它号称百湖之市,长江、汉江穿城而过,却因市容长期脏乱差,被网民讥讽为“全国最大的县城”;它是民国时仅次于上海的内陆繁华都会,新中国第四大经济中心,却在最近二十多年里,在全国城市经济总量排名被挤到十名开外;每年有二十多万大学生从这里毕业,但只有三分之一勉强留了下来,至今它仍然是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却也最大的人才漏斗。

  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时常让人唏嘘不已,也让土生土长的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屡出感叹,“不把武汉建设好,就对不住这个城市。”然而,风水轮流转,最近几年,随着武汉城市圈、国家中部中心城市获批,特别是近期,高层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设想逐渐清晰起来,这个一度没落的老工业基地、为人忽视的内陆省会,正逐渐被决策层和商界所注意。

  被广州、深圳、苏州、成都等后起之秀一一超越后,就连同处于中部的长沙、郑州也跃跃欲试地想要争夺中部老大的座次,这让武汉的主政者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更急于“复兴大武汉”,成为中国中部名副其实的发动机。这一点,阮成发2013年底在武汉远景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袒露无遗:“到2049年,武汉将成为中国中部中心,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主政者的雄心壮志固然鼓舞人心,但仅凭一句口号、一篇长文,还是难以打消外界对于这个城市的疑虑,也不足以重建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信心。这是萦绕在每一个关心武汉未来的人内心挥之不去的疑问:在错失了诸多机遇之后,在没落了二十多年之后,这一次,武汉如何能够革新内陆意识,如何提升政府效率,如何发挥市场作用,真正抓住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借势复兴、再造长江奇迹?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