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召开庆祝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

11.09.2014  11:42

  昨天,我市召开庆祝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今年受到国家级表彰的17位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在座谈会上畅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作出更大贡献。

  相信每一棵小苗都可以长好

  全国优秀教师、蔡甸区桐湖学校教师谢建华,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贫困偏远的泄洪湖区,他一直在思考——农村教育如何走出“教育的洼地”?尽管条件艰苦,谢建华仍充满信心:“一切困苦,就看你有没有智慧转化成自己内心的力量。

  他打了个纯朴的比喻:“教学要向农民学习,农民相信每一棵小苗都是可以长好的。庄稼生虫,农民怪自己忘打药;庄稼瘦小,农民怪自己忘施肥;庄稼枯黄,农民怪自己忘浇水。”如今,桐湖学校的办学目标已经从学生“一个都不少”向“每个都学好”提升。桐湖学校曾经10年没有一名学生考入省级示范高中,近年来每年获评教学优秀单位,今年省级示范高中上线率达30%。

  全国模范教师、市盲童学校教师张龙对一名一年级新生说过的话记忆犹新。那个孩子对她说:“我看不见,肯定上不了舞台。”但张龙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我要给他们创造机会,我的教育梦想就是让喜欢音乐的盲童也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张龙的心血没有白费。如今,盲校艺术团日渐壮大,盲生们变得更阳光乐观、更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盲生表演的诗歌朗诵、声乐器乐等节目,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多次荣获金奖,该校学生甚至作为唯一一支残疾人代表队,登上了第三届亚洲陶笛音乐节的舞台,斩获银奖。

   老师“身教重于言教

  已经59岁的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外国语学校教师王溪涟,喜欢学生们叫他“老王”。他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老师关键要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公平的温暖,“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成为他们无所不谈的忘年交,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王溪涟所在的外校是重点高中,他认为,重点高中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助学生圆重点大学的梦,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赋予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道德等素质。要教会孩子这些,王溪涟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办到的,你必须自己先做到”。他不准学生迟到早退,自己则总是提前3分钟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全国优秀教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授陈浩川认为,一个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四种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关照者。

  为了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安心地学习,陈浩川为她垫付了几千元的学费,为帮助一个学计算机软件专业但买不起电脑的学生,他资助了部分购买电脑的费用。这些年,陈浩川先后为1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他说:“爱是相互的,当教师用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学识、真诚的情感、实际的行动感染了学生之后,纯情学子们对老师最慷慨的回报就是对他人格的敬佩和所传授的思想观念的信服。

  教育事业要为复兴大武汉出力

  有着“武汉商界黄埔军校”美誉的市第一商业学校,兴办了51年商业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商界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今年又荣获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该校校长查筠却表示,在复兴大武汉的铿锵足音中,一商校仍然有着时代的紧迫感。

  教育事业如何为复兴大武汉出力?查筠介绍,一商校正努力朝着“三个满意”目标进发:“做快乐学生,当幸福教师,建品质校园”,让师生满意;打造“诚信、尚礼、精明、实干”的现代商人,为武汉商业持续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让企业满意;“敬畏职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培养热爱生活,具有阳光心态的社会公民,让社会满意。“当学生们用诚信和努力取得货真价实的毕业证书,校园变得越来越快乐,职业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有尊严”。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二桥中学校长张金豹带领该校锐意改革,打造了一所课改名校。张金豹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需要改革与创新。二桥中学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不仅提高教学成绩,更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了学校特有的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管理、阳光评价和阳光文化等阳光教育特色。他介绍,二桥中学已成为城市课改的一面旗帜,该校的“阳光教育”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一万多人次。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