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管借工作间给“地摊王”开店 14年拉锯战结束

04.04.2015  14:21

图为:偶尔,城管队员也来帮帮忙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束继泉

一个钉子户搬走了,带来了鲁磨路整条街面貌的改观;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

开心水果店

在武汉四处“打游击”摆地摊14年后,王兆阳终于有了自己的门店——“开心水果店”。

4月1日是个大晴天。这家位于洪山区民族大道的小店开张才一个星期,生意就好了起来,一个上午卖了300多元。店主王兆阳的脸色比屋外的阳光还灿烂。

在武汉呆了十几年,38岁的王兆阳认为自己“算得上半个武汉人”。比起过去摆地摊,经营这个小店无疑“又安逸又如意”。

店铺不大,只有12平方米,这里原本是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的一个工作间。除两面开着门外,另两面墙上还挂着城管中队长等人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张贴着“城管人员六项禁令”等工作制度。“免费借用两年。”王兆阳拿出一纸协议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他们城管照顾我,因为我家是个特殊困难户。”

要是在前几年,作为钉子户的王兆阳可没有这么好的口气。

摆地摊的钉子户

王兆阳老家在河南省镇平县农村,由于地少,当地很多人长年在外务工。1999年,他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时,右手被机器轧伤而截肢。后来,他用赔偿款盖了房子并结了婚,2001年和妻子小张随父母来汉谋生。

最初,王兆阳跟着父亲王天成到处摆摊。那时,城市管理不是很严格,哪里人多,哪里生意好,他们就往哪里跑,基本跑遍了武昌的大街小巷。两年后,城管开始严管地摊小贩,他便和父亲分开摆摊,以卖袜子等小件为主。

再后来,管理越来越严,王兆阳转到较为偏僻的华中科技大学西三门附近摆地摊。在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里,他和妻子做了两年多生意。受城中村改造冲击,他们不得不再次大街小巷“打游击”。

有一段时间,夫妻俩到建筑工地打零工,王兆阳背钢筋,妻子提灰桶。活儿太辛苦,做了一些日子,他再次跟着父亲到洪山区鲁磨路摆地摊,卖水果也成为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在武汉摆地摊这么多年,只能糊个口。”王兆阳生性乐观,自嘲他们的六口之家是“老弱病残全占齐了”。70岁的父亲患有脑梗,两条胳膊无法伸直;母亲几年前查出患有癌症,目前已到晚期;自己没有右手,很多事情完全靠妻子,可妻子前不久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

家里还有两个小男孩——王兆阳的儿子和侄儿。两个孩子在武汉读初三。家大口阔,每个月仅两处出租屋的房租,就超过1000元。

与城管的拉锯战

在鲁磨路占道经营卖水果,王兆阳成为城管重点盯防的对象。考虑到王家的特殊困难,城管2010年无偿提供了一个3平方米的固定商亭。“当时有个条件,只要父子俩不再占道,商亭就一直给他们免费使用。”洪山区城管委主任赵扬向楚天都市报记者介绍。

王天成拿到商亭的使用权后,并没有履行承诺,没几天便将商亭拓展成卖日杂用品的亭棚。王兆阳也在周边扩大地盘,摆起了水果摊。小小商亭一下子扩大到30多平方米。

地摊占去一半人行道,影响了通行,周边居民投诉不断。更严重的是,在王家父子的“示范”下,周边店铺也纷纷将门店扩大,在人行道上摆起摊点。一时间,鲁磨路181公交站路段,成了地摊一条街。

从发现苗头开始,城管就多次上门劝导,均未奏效。赵扬说,王家父子与城管的拉锯战,持续了将近4年。城管中队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与他们“较量”过,就连颇富工作经验和耐心的“最美城管”杨维勋,在送执法文书上门时,也遭到谩骂。

如今,回忆起那段经历,王兆阳称“的确对不起城管的苦口婆心”,但“生存压力太大,自己也很无奈”。

由于手有残疾,城管从未对他采取强制措施,也未没收他的东西。多次整顿中,别的占道经营摊点被取缔了,只有他的水果摊还在。

在城管眼里,他是钉子户;在同行们口中,他被称为“地摊王”。

双方曾激烈冲突

王兆阳向记者坦承,从2013年开始,他们与城管发生过多次冲突。

他说,妻子小张曾砸破过城管的脑袋。他这样描述:“一次例行执法活动中,我为隔壁摊贩打抱不平,遭到几名城管的围攻。我老婆小张怕我吃亏,搬起一个凳子砸过去,一名城管队员的脑袋被砸破,鲜血直流。小张被行政拘留了12天。”

去年9月,城管下达相关文书后,准备将王天成的商亭强行拆除。为避免肢体冲突,20多名城管队员手持盾牌靠近。哪知王天成脱掉衣服,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抗拒执法。为避免更大的冲突,执法行为只得终止。“城管也打破过我父亲的头。”王兆阳说。

对于这一说法,赵扬称,“每次集中执法都全程录像,城管是不会故意打人的。但老王是个很要强的人,在冲突过程中受伤可能在所难免。”

为了让王兆阳一家不占道经营,城管派人专门打听免费经营场所,先后找了四五个地方,但因太偏僻,被王兆阳拒绝。“得帮他们找出路才行。”洪山区城管委开了一次专题研究会。最终,经过协调园林、街道、公园管理处等部门,将位于关山公园大门右侧的工作间改造装修后,免费借给王兆阳过渡性使用两年,等他积累一定经验和资金后,再租门店入室经营。

整条街改变面貌

今年3月23日,在王兆阳搬进免费门店之前,王天成老两口带着儿子和媳妇,破天荒给城管中队送去一面“人民公仆,心系百姓”的锦旗。

王兆阳介绍,城管为了摸清他们家摆摊的收入状况,还派出“便衣”在原来的地摊附近蹲守了很久,对经营情况提出相关建议。特别是去年11月,城管专门派人到他的河南老家实地调查他的家境。

这些事,都是王兆阳后来听说的。“城管每天要管的事那么多,却在我这个外地小贩身上花了大工夫,我给他们添了麻烦。”王兆阳面有愧色。

心存感激和理解,王天成的态度也发生明显转变,开始心平气和地和城管打交道。

对于王天成态度的大转弯,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中队长胡毅峰感到欣慰,“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

在多年的“过招”中,胡毅峰和王家人变得非常熟悉。“开心水果店”开业才一个星期,他已经去看了三次。4月1日下午,他得知王兆阳的母亲病情有反复,连忙前往其出租屋探望。

洪山区城管委主任赵扬认为,城管虽然花在王家父子身上的成本比较高,但也换来超值回报:一个钉子户搬走了,带来了鲁磨路整条街面貌的改观;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