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各高校“最牛选修课”堂堂爆满

25.08.2014  13:52

  离开学还有10来天,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小胡已在惦记着新学期的选修课,她连续三年都未能选上心仪的“牛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今年遂早早盯着学校的选课平台,决定一开放就上去“”这门课。

  《新婚姻法》、《性科学概论》、《瑜伽课》……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武大、华中科大等8所高校的数十名学生,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脱口说出本校的“最牛选修课”。这类课往往瞬间就被抢光,甚至150个名额有上千人抢,课堂则堂堂爆满,还有不少人站着蹭课。这些“牛课”到底为何这么牛?

   “牛课”四多 堂堂爆满

  武大《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的授课老师,是该校“四大名嘴”之一的尚重生,这门课已开设18年,一年开两次,每年都有七八百人听课,还有很多学生想选,但受名额所限未能如愿。

  华科武昌分校《新婚姻法》是去年起设的选修课,一开课就很受欢迎,有上千人报名选课,但只有150个名额,很多学生只能来蹭课。学生彭悦群说,授课的黄老师用很多鲜活的事例来讲解,实用性很强。

  在华师BBS上,有这样一句话:“性科学概论》,等于白上华师" >不选《性科学概论》,等于白上华师”。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大都被彭晓辉老师的精湛学识和负责的态度折服,不少学生课后还给他写信谈感受。“我们学校有个梁木生现象:只要是梁老师上的课,肯定会爆棚。”华中科大学生李超说,梁老师学识渊博,富有激情,语言犀利幽默,他讲的选修课《中国民主进程》从不点名,但堂堂爆满。学生们总结,梁老师的课有“四多”:听众多、掌声多、笑声多、提问多。

  “牛课”功夫在课外

  尚重生认为,所谓“牛课”一般有以下特点:不论是技能课还是理论课,学生学了或觉得有用,或能启迪思想;授课老师知识储备丰富,表达能力较强,课堂气氛好,易于学生接受;开课时间较长,在学生中形成好口碑。

  尚重生还说,“牛课”的背后,凝聚着授课老师的大量心血,他们精心备课,上课时全身心投入,视教学为神圣的事业,而不像某些教师那样混工作量。

  记者采访发现,“牛课”受学生欢迎,与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密切相关,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华中科大的孙梓杰有幸上过该校出名难选的《中国书法课》,授课老师是华科四大才子之一刘克明。他称,刘老师是学机械的,但颇有人文情怀,授课兢兢业业,对一些没基础的学生会手把手教,很亲切。

  中南民大的李聪聪上过该校很抢手的瑜伽课,授课老师钟诚是民大第一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也是很多女生的偶像,她不只教瑜伽,还教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很多学生亲切地叫她“钟妈”。

  对于当前的选课制度,尚重生建议,学校应给予学生二次选课的机会,允许学生在新学期试听了一两次课后重新做出选择,让学生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课。受学生欢迎的“牛课”,建议适当增加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