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现珍稀“青头潜鸭”繁殖地 全球仅存400余只(图)

24.09.2015  12:59

图为:武汉黄陂爱鸟人士卢群、李思纯在府河拍到的青头潜鸭戏水图片。

湖北日报讯(记者成熔兴、通讯员程本泽、赵旋)昨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世界自然基金(WWF)共同发布,日前在武汉府河地区发现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繁殖证据,武汉成为这一物种在全球最靠南的繁殖地。

WWF长江项目负责人雷刚介绍,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一种小型野鸭,头顶羽毛因富含油脂,反光后呈青色而得名。100多年前,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但近十年间,因生态破坏,其数量急剧减少到400余只,“甚至不及大熊猫(1864只)的零头。”目前,青头潜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最高级别——“极度濒危”。

据介绍,青头潜鸭是迁徙型鸟类,常在武汉落脚过冬。去年4月,武汉民间爱鸟人士卢群、李思纯等在府河发现青头潜鸭孵化鸟蛋,后经1年取证,终于拍摄到15对青头潜鸭在府河觅食、求偶、产卵、孵化、换羽等一系列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日前,世界水禽与湿地基金会(WWT)物种保护项目负责人、英国人理查德·赫伦专程来汉调查,最终确认,武汉为青头潜鸭在全球范围内已知的最南繁殖地。

鸟中大熊猫”在武汉发现,证明周边生态向好。雷刚表示,青头潜鸭对繁殖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很高,被视为判断地区环境好坏的指标性物种,“它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武汉近年来湿地保护取得不错成效,说明长江中游湖北湿地群已成为全球鸟类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同一纬度地区保护得比较好的淡水湖泊湿地。

据介绍,武汉是“湿地之城”,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39%,“这一比例是全球和全国湿地占比的3倍以上。”湿地是鸟类栖息、繁殖觅食及中转地,又被称为鸟类的“产房”和“天堂”。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武汉市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12处,积极保护鸟类。据武汉市观鸟协会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有水鸟343种,较上一次调查统计明显增加。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已建成的武汉园博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距离发现青头潜鸭的府河湿地仅十几公里,同属武汉六大绿楔之一的“府河绿楔”,“两者通过生态修补的方式,沿三环线织补绿楔,已成为府河绿楔的保护屏障,也将对青头潜鸭的保护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他还透露,武汉市正在谋划建设府河湿地公园,为在府河栖息的鸟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