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南极人讲述科考故事 从被抢地盘到支援他国

21.11.2014  12:03

  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2月20日摄) 新华社发

  记者 潘茜 刘嘉

  1984年中国在南极建设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如今拥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基站。1984年以来一直参与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见证了整个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是南极科考的‘新兵’,起步晚,但现在已崛起为科考大国。”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艾松涛向本报记者介绍。与首次科考起步艰难状况相比,中国南极科考30年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科考体系,规划更为充分。“尤其是近5到10年间,中国南极科考投入已超过最初20年总和。科研实力上升是国家综合实力上升标志。”从最初建站被“抢地盘”到后来主动支援他国科考站,中国从最初的参与与学习者变成后来的帮助者正是这一历程的缩影。

   【上世纪80年代初】

  张青松:

  长城站预选址被乌拉圭占据

  张青松是最早登陆南极大陆考察的两位中国科学家之一,也是在南极大陆越冬第一位中国科学家。回忆当年选址时,他说“长城站本来选在麦克斯维尔湾,但预选的站址已经被乌拉圭占据”。

  1984年张青松作为首批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前往南极,中国“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没有抗冰能力,不能在南极半岛海冰区航行,因此考察队决定改在乔治王岛选址建长城站。当年12月27日,“向阳红10号”驶抵乔治王岛麦克斯威尔湾,发现预选站址已被乌拉圭占据。

  “考虑到那里登陆困难,地质地貌条件差,场地小,架设通讯网和气象观测站困难,也想避免与乌拉圭人产生纠纷,我通过判读航空照片,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发现菲尔德斯半岛东岸即现在长城站的位置条件最好”。张青松召集科考班、通讯班和“向阳红10号”船副船长讨论,大家一致认定他建议的位置最佳,十分有利于建站、科学研究和我国长远利益。

   【21世纪初】

  张胜凯:

  站内联网状况数年内大为改善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胜凯2002年至2008年间参与3次南极科考。他向本报记者回忆,“那个时候我们连不了网,但听说这几年网络状况改善了”。

  “2002年去南极时正是极昼时节,初次去非常不适应,只能掐着表算时间,到点吃饭睡觉,睡觉就把窗帘拉上”。张胜凯介绍,在南极的科考工作紧张辛苦,每天睡觉时间只有四到五个小时。

  张胜凯说,最早去南极考察是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期。“那个时候我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读书,得知中心选调测绘考察人员就主动申请去了。”张胜凯回忆说,在递交申请后,还经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体检遴选,以及相关心理素质测试,之后又被送到新疆盆地接受体能测试和训练,层层测试合格后最终入选科考队。“南极科考是非常艰巨甚至有时还特别枯燥的任务”,张胜凯说,层层遴选就是为了保证除了专业素质以外,科考队员还有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身体素质来应付极地的严酷环境。

   【今年年初】

  艾松涛:

  主动提供建筑用料给乌拉圭站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艾松涛2014年1月从南极科考归来,为“潮汐海平面”设备维修及数据回传提供技术支持。在此之前,他于2002年和2007年分别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科考。他向本报记者介绍,中国曾主动为乌拉圭南极基站提供材料,“2013年中国科考队还参与俄罗斯被困客船的大营救”。

  艾松涛说,在长城站他们新建一所工作房屋,完工后还剩下一些材料,于是商量着把材料利用起来,送给五六公里之外的乌拉圭站。但长城站并没有合适工具运输。俄罗斯站科考工作者听说情况后,主动派出拖车将材料送到了乌拉圭站。“中国材料,俄罗斯帮忙,乌拉圭使用用料,这样的互相帮助合作例子很多。”艾松涛说,除了日常和科学考察任务外,各国考察站的成员也会经常到其他国家的考察站进行交流。此外,2013年中国也曾积极向被困的南极俄罗斯客船施以援手,最终救助客船脱险。

(见习编辑: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