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武汉农业嘉年华启幕 1.5万市民尝鲜(组图)

27.03.2016  12:19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7日电 (吴镇宇)果蔬装点的创意景观、清新优雅的精品兰花、乐趣横生的农事体验、充满智慧的阳台农场……3月26日,首届武汉农业嘉年华在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开幕,“接地气”的农业生产生活与“高大上”的前沿科技完美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场都市现代农业盛会。

  本届农业嘉年华以“玩转柏泉,非去不可”为口号,设计了“六馆一园一带”的整体布局,园区集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让市民来到嘉年华“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有的买”。

   120项互动体验 农业还能这么玩

  打稻谷、推磨盘、玩泥巴、编竹子、当蜂人、做蜜糖……120多项互动体验让来到嘉年华的小孩子们乐此不疲。家住循礼门的贾女士告诉记者,今天和丈夫带着儿子一大早来到嘉年华园区,展馆内的互动体验项目让儿子兴奋不已,守望乡愁馆的打糍粑和萌动世界馆的采蜂蜜体验让小朋友玩的挪不动脚。

  除了传统农事体验,园方还将太空农业引入到展馆中。在以蔬菜为主题的丝路印象馆,孩子们通过辨识太空植物、体验航天环境、畅玩益智游戏,既能够开阔眼界,又能在游戏中了解航天科技农业知识。

  为了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武汉农业嘉年华实现了免费移动网络全覆盖,将农业科普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巧妙结合,主题景观和互动项目都能通过扫码实现语音解说,让游客拥有别样的互动体验。

   果蔬搭建创意景观

  壮观的姜山、水果大象、芸豆拼成的黄鹤楼、皮肤由辣椒组成的“汗血宝马”……辨认搭建景观所用的农作物是游园的一大乐趣。50余处创意景观用不同果蔬构成,如丝路印象馆中的“万里姜山”景观由20余吨生姜搭建而成,“山顶”还放置了青椒、红椒,取“江(姜)山如此多娇(椒)”之意。围绕姜山周围,设计者匠心独运,用丝路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搭建定鼎门、张骞出使、骆驼商队、大雁塔、莫高窟、郑和宝船等丝路胜景和人文风物,创造性地将农业景观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之中,游客通过这些姓“”、“”、“”的丝路果蔬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代一路的巨大历史意义。

  守望乡愁馆内的玉米文化墙是园内农业创意景观的一大亮点。该馆馆长李璐告诉记者,文化墙长16米、高2.5米,由40万粒玉米手工拼接而成,目前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摄影爱好者云集 精品兰花最受宠

  在精品兰花为主题的多彩农业馆,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众多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在馆内采风。70岁的武船退休职工黄先生专程从武昌来到嘉年华,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非常热爱摄影和花卉,拍了一早上储存卡都不够用了。

  据悉,多彩农业馆内共设9个景观展示区和1个产品展销区,包含130多个品种的兰花,占世界兰花品种的20%。其中,兰花中的瑰宝——猴面兰也将出现在武汉农业嘉年华,它具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即猴脸。除此之外还有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极具观赏价值,它们绝大多数分布在厄瓜多尔和秘鲁,通常生长在水平线以上近2000米的地区,难得一见。

  种菜不用土 家庭农场带回家

  走入精品农产品展销馆,大妈们两手满满奔走在各个展位之间。据精品展销馆负责人胡海介绍,武汉农业嘉年华网罗了600多种海内外新奇特农产品和东西湖本地农产品,充分满足市民的购物需求,让市民把健康绿色带回家。

  另外,园区内阳台农场的种植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栽培模式采用无土养液栽培,这样的种植方法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土地的依赖,可以放在居民家中、写字楼内或会议室内,将农业与工作、生活在空间上融为一体,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将阳台农场搬回家,亲手体验种植的乐趣。

  据了解,首届武汉农业嘉年华会期持续65天,预计将带动周边地区实现观光采摘和乡村旅游收入达3亿元,带动了都市农业发展,推动了武汉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开园首日客流达到1.5万人,预计会期将接待游客100万人。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