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管局局长:实在掐不住了 再限购车辆(图)

22.11.2014  12:16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成熔兴)为治理拥堵问题,武汉将递进采取“先限停、再限行、后限购”的措施。昨日召开的第五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上,武汉市交管局长李顺年如此说:“限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暂时不会实施。

李顺年表示,截至今年10月,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80万辆,小汽车日出行率为350%,远高于北京市的80%。

但该市的路网密度低于国家规范指标,只有纽约的1/4、东京的1/3。过街设施严重不足、公交分担率过低、停车泊位缺口巨大,也导致拥堵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近年来武汉平均车速整体下降,十年减速降幅达到30%。交通堵点增多,流量在万辆以上的路口,从2010年的9个增加到2012年的34个。拥堵时间延长,比去年平峰时期拥堵增长了30分钟,高峰期更严重。

李顺年表示,要解决城市拥堵问题,需采取科学的交通措施,控制机动车增长,减少机动车出行率,目前武汉市正在执行“限停”和“限行”措施,但暂不会启动“限购”。

这是因为,“限购”虽能立竿见影,但会影响车辆销售,对于正在打造“中国车都”的武汉而言,必须多方论证、缜密实施,“只有在其他管理和调控措施无法奏效,且城市交通面临严峻压力之下,才可启动。

据楚天金报

  武汉治堵 限停限行限购递进

  武汉交管局局长:限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暂时不会实施

  图为:截至今年10月,武汉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0万辆,拥堵日益严重 (记者邹斌 实习生涂少娜摄)

记者邬红波 张吉晴 实习生陈珍

堵,堵,堵,武汉何时才能破解“堵城”困局?昨日,武汉举办第五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来自海内外的着名交通专家为大城市交通拥堵把脉开方,提出了地铁“叠罗汉”、建设空中单轨交通等构想。

论坛上,武汉市交管局局长李顺年作了《武汉市机动车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的报告。他明确表示,武汉可递进采取“先限停、再限行、后限购”的措施,不过,“限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状

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80万

最新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武汉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0万辆,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为18%。“今年上半年,武汉增加了13万辆车。”李顺年介绍,2013年的机动车保有量是2000年的3.3倍。而且,小汽车日出行率为350%,远远高于北京的80%。

然而,道路增长却远远低于汽车增长的速度。目前,武汉的路网密度低于国家规范指标,只有纽约的1/4、东京的1/3。

除了相邻道路间距大、路网密度低外,武汉过街设施也不足,最繁忙的100个路口,有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不足25%,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与此同时,武汉公交分担率低、停车泊位缺口巨大,也成为拥堵的必然原因。

预测

二环内拥堵逼近临界值

拥堵不仅是所有市民的感受,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李顺年介绍,近年来,武汉平均车速整体下降,十年减速达30%。交通堵点增多,流量在万辆以上的路口,从2010年的9个增加到2012年的34个。同时,拥堵时间延长,去年,平峰时期拥堵增长了30分钟,高峰期更严重。

根据交通规划设计院预测,若不对机动车增量加以干预,至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34万辆。

而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预测模型测算,到2020年,规划的道路系统只能承载230万辆以内,预计二环线内区域路网平均负荷度0.75,达到国际通行的临界值,二环内成为“堵城”。

对策

先限停、再限行、后限购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采取了“限停、限行、限购”等措施。他认为,武汉可采取“先限停、再限行、后限购”的递进措施。

目前,“限停”和“限行”都在执行,如制定新的停车收费标准,通过经济杠杆控制用车强度,减少拥堵;交管部门根据交通流量,分时段、分路段、分车种限行。

限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暂时不会实施。”李顺年认为,只有在其他管理和调控措施无法奏效,且城市交通面临严峻压力之下,才可启动“限购”措施。

他分析说,从其他城市的情况看,“限停、限行”可以有效遏制车辆使用强度、降低车辆出行率、提高用车的经济及时间等成本,“限购”则能在缓解城市拥堵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限购”作为最严厉的手段,必须多方论证,缜密实施。

李顺年举例说,目前杭州、广州都采取了限购措施,直接导致车辆销售量从30余万辆下降到个位数,而在外地买的车依然在市内跑。武汉要打造“中国车都”,所以一直没有采取“限购”措施。

此外,他还建议,以规划为先,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布局,研究出台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加快城区路网及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严格控制路内临时停车泊位。

专家支招

美国加州交通部研究院易汉文:

地铁可“叠罗汉

美国人要开车出去打酱油,而中国不用,这就是两国的显着差异。”美国加州交通部研究员易汉文带来了他对中美城市交通的观察和思考。

易汉文说,中美两国交通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地广人稀,较为适合小汽车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中国人口密集,较为适合公交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

聚焦武汉交通时,他建议武汉优先发展大公交,适度限制小汽车,增加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出行。他提出了地铁“叠罗汉”的理念,在单位面积内,地铁可以修几层。“武汉交通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易汉文说,加法是指在地铁周边修建停车场,实现小汽车与地铁的“无缝对接”;减法是,把休闲中心、商业中心、CBD等从主城区迁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

武汉可引进空中单轨

对于“两江四岸、三镇鼎立”的武汉来说,空中单轨不失为缓解拥堵的有效选择。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建议,武汉可探索空中单轨。

何为“空中单轨”?它是一种车辆在一根轨道上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占地小、排放小、适应坡度大、可拆卸等优势,全世界已建成50多条线路,国内的重庆也开始尝鲜。

钮新强表示,随着武汉轻轨、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建成运营,武汉中运量交通需求也将到来。他建议,在紧靠江滩的地方,修一条空中单轨,快速连接“两江四岸”,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在1万人左右。此外,单轨交通也可以连接新城区和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