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武汉中小学布局规划亮相 教育配套洼地集中补课

09.11.2015  23:40

  “我住在江岸新荣村,附近会建新学校吗?”汉口的吴先生对着本区的中小学2013-2020年布局规划图,询问教育局工作人员。11月8日,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等九个城区同时举行中小学布局规划咨询会,不少市民根据规划图查找自家房子是否在学校附近。

  根据武汉市教育局和市国土规划局的规划,到2020年武汉市中小学数量将达到1285所。截至2014年9月底,该市中小学数量为953所,其中小学588所,初中269所,普高96所。这意味着,未来5年,武汉市将布局新学校332所。

  记者查看各区规划图发现,此次教育部门将布局重点放在一些资源较为匮乏的“洼地”,如江岸区后湖片,由于近年来发展快,入住人口激增,学校配建步伐暂未跟上,适龄儿童上学成为难题。相关部门开始着力布局该区域,已经在建的有越秀佳润小学、江岸区体育特色学校,明年开建的有塔子湖小学、胜华小学、东立国际小学。洪山的徐东片和南湖片目前均不足10所学校,未来5年两大“洼地”的学校数量均将翻倍。“今后教育资源欠缺区域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能够上优质学校。”据江岸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德红介绍,该规划按小学服务半径500米、初中1000米布点,学校由政府出资建设,不仅所有学校硬件全部标准化,还将引入优质品牌学校资源,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不少市民拿着手机拍摄规划图。“新建这么多学校,我的孩子能上吗?”“我家小区附近规划了一所小学,跟我家对口吗?”家长们围着教育部门和规划部门争先恐后咨询。还有部分年轻市民根据中小学规划图盘算着在哪买房。

  江汉区教育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潘国栋表示,市民住宅附近有新建学校不代表孩子将来一定能上新学校,学校建成后,教育部门将根据各小区适龄儿童数量划定新学校和老学校的服务范围。但可以保证的是,所有孩子都能就近入学。

   数说

   武汉九城区中小学五年布局

  11月8日,分别在9个城区公开展示的《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2013—2020年)》分区规划显示,东湖高新区基础教育规模将超过所有中心城区,徐东、后湖、白沙洲等目前入学需求突出的地区,在未来五年内将配套新增一批学校。

  据武汉规划人士说,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进程加快等原因,造成部分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不足,而中心城区老片区生源在萎缩。此次中小学规划布局,并非单纯增加学校数量,也不再单纯跟着开发商走。

   释因

  城市新区快速扩张

  教育配套跟不上趟

  随着城市功能区日益扩张,以光谷、后湖、沌口、四新等片区为代表的新区教育资源配套明显不足,并且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教育“洼地”逐渐形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光谷片区为例,为服务和适应高新产业发展,武汉高新功能区面积几度扩容,新建住宅一个接着一个,学校的配套建设却没有跟上,出现了小学一个班超过50人的“超级班”,甚至出现适龄儿童排队报不上名的状况。

  据武汉开发区教育局相关人士透露,随着产业发展需要,该区企业员工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外来人口数量大有赶超当地常住人口之势,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成家立室,他们子女的入学问题也被纳入此次规划的考虑范畴。

  据了解,武汉四新新区和后湖片区等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功能片区,也成为各区教育局规划考虑的重点,教育资源布局日逐合理。 (记者雷巍巍、刘辉)

   城中村改造滞后

  老城区成教育洼地

  规划人士解释说,地处城市内环线沿线的徐东片区、二环线沿线的洪山区南湖片区、白沙洲片、铁机-和平片以及硚口区古田一带等几处“老片区”,则由于城中村改造滞后、历史遗留等原因,使得主城区内的黄金宝地也“塌陷”成教育洼地。

  以徐东至沙湖片为例,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内环线徐东大街的兴起,该区域兴建了诸多大型居住小区,如都市经典、水岸星城等上十个人口聚集区,但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只有湖大附小、湖大附中两所中小学。而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在油料所周边地块和都市经典三期配建3所中小学。

  而毗邻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的铁机-和平片区,从徐东大街沿着团结大道到北洋桥一代,目前只有不到10所中小学,而未来五年内,这一区域将新建十余所新学校。“偌大的洪山区只有两所高中,少得真让人不可思议。”11月8日,在洪山区规划展示点,一位家长表示。

  11月8日,洪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未来5年间,洪山区内的中小学数量将翻一倍多,其中高中将从现在的2所增加到9所。 (记者朱安璋)

   解惑

  房子拆迁后孩子哪上学?

  可选原址或还建地就近入学

  11月8日,家住汉阳区钟家村的朱女士来到位于钟家村小学的咨询点,询问拆迁户如何选择对口小学。

  据朱女士介绍,由于钟家村正在进行旧城改造,她的住房也将面临拆迁,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将于明年读小学一年级,不知道如何选择对口小学。

  对此,汉阳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拆迁户适龄儿童入学的问题,会采用人性化举措,既可以选择拆迁地原址对口小学,也可以在现购房或者还建地就近入学。  

    学区房”靠不靠谱?

  学校建成后才会确定对口范围

  “以为买了房子可以铁板钉钉上红领巾第二小学,谁知对不对口还不好说。”11月8日来到江汉区咨询会现场的莫女士气愤难耐。

  莫女士说,去年出于孩子上学的考虑,咬牙花高价买了某知名地产商开发的楼盘,楼盘的宣传单写得很诱人,声称对口优质小学红领巾二小,2017年9月对外招生。业主子女凭购房合同、房产证和户口本即可具备报名资格。谁知今天到了咨询会现场才知道,红领巾二小还在规划中,不确定2017年能建成,而且服务范围也根本不会现在就划定。

  “开发商这不是忽悠人吗?”莫女士很生气,孩子2017年就要上小学了,学校是否建成还是个未知数。更令她焦虑的是,自己买的房子还不一定对口红领巾二小,有可能被划到附近另一所名气不大的普通小学。

  记者11月8日在江汉区咨询会现场看到,一些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也在“认真研究”中小学规划图。“我们希望自己开卖的楼盘附近不仅有学校,更希望有名校,这样不仅可以卖得快,还可以卖个好价钱。”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家长不要贸然购买所谓‘学区房’。”武汉市教育部门一位相关负责人提醒,不要盲目追求学校的名气,今后的学校无论硬件、软件都是优质学校。更不要相信开放商炒作的所谓“名校对口入学”,新建小学和初中必须要等到建成当年3、4月份,教育局对学校附近的小区进行摸底后才会确定对口范围。

   插花地带”能否就近入学?

  将由两区政府共同协商解决

  11月8日上午,家住武汉开发区金桥普林斯顿小区的高先生,赶到位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咨询点,询问孩子上小学的事。

  高先生说,他所在的小区属于典型的插花地带,两个小区只隔一条马路,却分属开发区和蔡甸区。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他的小孩不能选择距离小区只有两三公里的开发区三角湖小学,必须选择到15公里外的蔡甸对口小学上学。高先生表示,该小区入住率已达到80%,居民多达2000余户,基本都是像他一样的年轻父母,小孩上学问题将在今明两年集中爆发。

  记者在咨询会现场了解到,高先生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学府丽城小区、千年美丽小区等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武汉开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插花地带就近入学的问题会由两区政府共同协商解决。他说,根据以往的操作方法,该区会拿出空余学位,按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要求,缓解部分小孩入学困难,让他们就近入学。不过,他同时也坦言,由于学位数量有限,目前仍存在较大缺口。 (记者雷巍巍)

   江岸区

  现状:

  江岸区是武汉市教育资源强区,但随着后湖新区崛起,人口数量猛增,区内的教育资源暂未跟上。目前该区有中小学70所。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90所,其中小学56所,初中22所,高中11所,另有1所辅读学校。

  在建:

  着力解决后湖片上学难,力争到2020年后湖学校数量达到16所。已经在建的有越秀佳润小学、江岸区体育特色学校,明年开建的塔子湖小学、胜华小学、东立国际小学。

   江汉区

  现状:

  现有中小学51所,其中小学29所,初中16所,高中6所。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56所,其中小学35所,初中15所,高中6所。

  在建:

  着力打造发展大道以北、武汉中央商务区。扩建新华下路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新建红领巾第二学校、汉口站北新村小学、中央商务区楚世家小家。

   硚口区

  现状:

  硚口区是全省教育资源均衡先进区,目前有中小学61所,其中小学41所,初中14所,高中6所。

  规划:

  优化古田生态新区(汉江湾)、长丰街一带教育结构。

  在建:

  义烈巷小学标准化已启动,11月中下旬开工;轻汽小学已封顶;易家墩小学已竣工;团结佳兴园小区配建小学已经立项;新一聋校已完成代建;汉江湾国际学校已进入设计阶段。

   武昌区

  现状:

  现有中小学77所,其中:小学43所,初中16所,高中7所,九年制学校9所,完全中学2所。

  目前,只有徐东路沿线学校配建相对不足。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共计92所,其中小学58所,初中23所,高中11所。

  在建:

  秦园路以北的都市经典项目配套小学。

   洪山区

  现状:

  现有中小学44所,其中:小学25所,初中9所,高中2所,九年制学校6所,完全中学2所。

  目前,张家湾地区白沙洲大道沿线,野芷湖地区野芷湖西路沿线、南湖地区珞狮南路沿线、南湖地区雄楚大道沿线、和平街团结大道沿线区域学校配建相对不足。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共计98所,其中小学63所,初中26所,高中9所。

  在建:

  洪山一小、二小、三小、华师附小(搬迁)、保利南湖小学、以及红霞村爱家名校华城项目周边的规划小学等。

   青山区

  现状:

  现有普通中小学50所,其中:小学26所,初中16所,高中7所,完全中学1所。

  青山区西部沿长江一线配套小学不足,棚户改造区域就近入学难。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共计54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6所,高中7所,完全中学1所。

  在建:

  新建东兴洲小学(地址在三弓路武粮仓库)、贾岭小学(武东中学对面)、原地改扩建建一路小学、恢复冶金小学(在红钢城中学旁边)、还建钢城十六小和红钢城小学(目前在钢城五中里办学,将来还建至建七附近)。

   东湖高新区

  现状:

  现有普通中小学共计45所,其中小学26所,初中9所,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2所。

  在人口密集的三环线以内区域,学校配套数量不足;三环线外围的新建区配建学校较少。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共计113所,其中小学70所,初中31所,高中12所。

  在建:

  关东小学将引入武汉小学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华师附小将与花山郡小学合作;光谷二初也将由华科大附中托管管理。目前,已有多所学校的扩建、新建已规划完毕或进入建设阶段,到2018年,将至少有24所学校可交付使用,增加中小学学位4万余个。

   汉阳区

  现状:

  现有普通中小学44所,其中高中6所,初中12所,小学26所。

  目前,四新片区及五龙路一带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共计57所,其中高中9所,初中12所,小学36所。

  在建:

  芳草小学(暂定名,下同)、英才小学、墨水湖小学今年主体结构将全部完工,将于明年秋季接受招生。

   武汉经济开发区

  现状:

  现有中小学18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6所,高中2所。

  目前教育资源配套相对均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增加。

  规划:

  全区规划建设中小学38所,其中小学23所,初中11所,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

  在建:

  针对该区新华村片区的新华小学(暂定名)正在建设中,办学规模为36个班级,一期明年初建成。

  明年开建官士墩中学、半岛小学、服务军山地区的黄陵中小学、配套开发区二中新增一所小学,新改扩建汉阳三中、三角湖小学、沌口开发区二中等。 (刘辉 邹永宁)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