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学操场难觅单双杠 学生上肢力量严重缺乏

04.09.2014  14:15

  楚天金报讯(记者刘辉) 7月下旬,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引体向上首次被纳为初中以上男生必测项目。开学以来,记者走访武汉市部分中学了解到,作为练习引体向上的运动器械单杠、高低杠等在校园踪影难觅。

  半数学校单双杠“入冷宫

  开学以来,记者走访汉口部分初、高中,发现多所学校的操场有点空荡荡,除了塑胶跑道、篮球架,乒乓球桌,没有其他运动器械。1990年代校园里常见的单、双杠、高低杠、沙坑如今已很少见到。随着中学标准化建设,操场变靓了,篮球场和跑道也都铺上富有弹性的塑胶,但“运动味”反而没那么足了。

  据了解,很多学校并非没有单双杠,而是将其束之高阁。“学生使用这些器械容易出意外,学校负不起这个责。”一位初中校长说,学校曾经在操场放置了上述运动器械,供学生课间锻炼,但经常有学生不小心崴脚、骨折,家长认为是学校的责任,找学校索赔,学校有苦难言。后来学校索性把这些器械拆了,省心省力。

  汉阳区体卫艺站站长白文龙介绍,汉阳区有12所初中和3所高中,近半数学校未在操场上放置单双杠或联合器械。此次教育部出台体质健康新国标,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尽快将这些器械重新安装,引导学生加强锻炼。

  球类比单杠更受追捧

  昨日中午,记者在汉阳区七里中学看到,一群男生在操场上玩起篮球,不远处的器械区,7副单杠、6副双杠及其他练习臂力的联合器械静静竖在一旁,几乎没有学生使用。

  七里中学校长夏良豪说,为鼓励学生加强锻炼,今年暑假学校将器械区重新修整,所需器械全部安装到位。不过,老师们发现课间使用这些器械的只是少数对体育特别感兴趣的男生。

  记者随机邀请6名男生在单杠上完成引体向上,却遭回应“没兴趣”、“我不会”。经再三邀请,几名男生决定尝试一下,但仅有两人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及格线”,多数人勉强能做一两个。根据评分标准,初一男生引体向上做4个才算及格,初二至高三的及格标准依次增加1个,高三及格线为9个。

  有学生表示平时很少使用这些器械,一方面因为做引体向上很难,另一方面因为老师提醒尽量少玩,以免受伤。在初中生看来,乒乓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更对他们的胃口。

  中学生上肢力量严重缺乏

  据了解,教育部曾公布,据2013年对全国范围内20多万名青少年的引体向上测试中,初中以上男生有一半以上的人一个都拉不上去,甚至有很多人双手握不住杠。

  汉阳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周伟表示,武汉每年对中学生的体质进行监测,引体向上一项监测结果与全国一致。这说明武汉中学生极缺臂力锻炼。

  初中以上男生发展上肢力量为何重要?汉阳区体卫艺站站长白文龙说,各类人群的身体素质都有发展敏感期,错过了就很难达到理想水平。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十五六岁正是男生发展力量的敏感期。

  白文龙表示,引体向上虽未作为体育中考项目,但与中考息息相关。根据武汉市体育中考政策,满分为30分,平时成绩和现场测试各占一半,引体向上作为必测项目,能否过关直接影响体育中考成绩。

  据介绍,考虑到单、双杠可能带来的意外伤害,教育部门要求器械尽量放置在操场显眼处,便于老师观测。器械下方铺设海绵砖或沙坑,摔下来可起缓冲作用。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