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副教授开“制毒厂” 毒品远销欧美等国
制毒窝点。通讯员何宇翔 袁剑 供图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何宇翔 袁剑
大学副教授开“制毒工厂”,毒品远销欧美等国。昨天,武汉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称,6月17日成功破获一起走私毒品案件,捣毁制毒加工窝点,抓获8人制毒团伙,缴获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约4公斤、疑似国家管制精神类药品20余公斤及大量半成品、原材料、易制毒化学品和制毒设备。这是武汉海关首次查获制毒窝点,该案件目前还在侦破当中。
可疑邮包牵出制售毒品大案
2014年11月,武汉海关从一份寄往境外的快递包裹中发现藏匿有若干白色可疑粉末,经送交相关检验部门判断为某类精神药物。随后几个月内,该关连续8次截获邮寄类似可疑白色粉末。这一异常现象引起海关缉私部门重视,经分析,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通过邮寄渠道走私新型精神毒品的案件,背后很有可能存在一个制毒窝点。
今年5月,武汉海关将8次查获的可疑白色粉末送公安部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经鉴定,其中两个邮包中的可疑物品为“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属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
武汉海关于6月17日凌晨,迅速查封制毒窝点“武汉凯门化学有限公司实验室”,控制现场实验室人员,并顺藤摸瓜,将8人犯罪团伙全部抓捕。
据介绍,查封时现场约800平方米的实验室设备还在运转。
大学副教授制毒贩毒
武汉海关缉私局侦查处处长彭正德介绍,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等人毕业于武汉某著名高校化学专业,其中张某现为该校在职副教授,在有机化学领域颇有建树。张某今年45岁,冯某38岁,两人为亲戚。
据嫌疑人张某交待,2000年左右,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华人委托国内一位唐姓表弟,与该校签订了一个课题,研发一个精神类药品的化合物,当时国外将其列入精神类管制药品,而我国没有将其列入。于是,张某等三人为非法牟取暴利,合谋成立公司,以研制生产医药中间体、涂料溶剂等为掩护,非法从事精神类药品的生产。
2014年1月1日,该公司生产的主打产品“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公司称为“4号”)被我国列入一类精神药品管制目录,该公司试图研制其替代品。由于替代品的效果并不理想,且“4号”产品国外需求量大,公司继续生产“4号”,并由冯某邮寄走私销售到境外。
据悉,该公司生产的药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每月销售进账60万美元左右。
累计生产“4号”193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3月至11月,该公司累计生产“4号”193公斤。同时还生产其他各类精神药品达四五十种。由于担心被查获,多次变更,并以伪报品名的方式通过邮寄渠道发往境外,在投递邮包时还故意舍近求远安排投递地点。
武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德润介绍,该案中查获的“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是一种致幻性很强的新型精神毒品,可引起幻觉、鼻出血、恶心、呕吐和血液循环问题,出现皮疹、焦虑、偏执狂,瞳孔散大,甚至死亡症状。在欧美国家被明令禁止,我国于2014年将其列入管制类精神药品目录,其危害性丝毫不亚于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
(编辑: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