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以迈进全国风景区第一方阵为发展动力

31.12.2015  17:38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5A旅游区,她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武当山有仙山、 圣水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像这样资源富集的景区,在国内乃至世界也都很少见。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像 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世界文化遗产,倾力打造山水一体、文旅互动的国际高端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抢救保护“道”文化,全力保存道教名山千年文脉

      古建筑是武当山旅游发展的基石,没有古建筑的有效保护,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武当山古建筑群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现存古建筑及建筑遗址 62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武当山62处古建筑群全部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牢固树立“用世界眼光善待世界遗产”、“抢救第一,保护优先”的理 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世界文化遗产”,内修人文,外修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严 格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玉虚宫、遇真宫、五龙宫为重点,累计投资近3亿元用于古建筑修复,完成了玉虚宫、五龙宫、紫霄宫、南岩宫、太和宫等20余处古 建筑的修缮复原;积极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遇真宫抬高保护工程,目前土石方垫高、宫门山门顶升工程等已经完工,待今年秋季通过 蓄水沉降实验后,启动文物修复工程。

二是传承发展“道”文化,致力彰显道教名山人文魅力。

      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太极是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素有“天下太极出武当”之说。作为中国原始哲学道家思想公认的第一名山,武当山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 出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其珍贵的道教文物、灵验的道教医药、独特的道教音乐以及玄妙的武当武术,彰显出武当山的独特魅力。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始终坚持“保 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挖掘整理隐于民间濒于失传的武当太极拳套路200多种;大力扶持个人和社会兴办武术馆校, 现有武术馆校23家,在校学员达到2000余人;编辑出版了《武当山志》、《武当文化丛书》10部,制作出版了武当武术、道教音乐光盘、VCD等音像制品 近100种。武当武术、武当山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山传说、武当山道茶炒制技艺列入湖北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以弘扬武当太极文化为使命,成功举办了七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罗天大醮、太极高峰论坛、“武当论道•名家讲坛”、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 大会、中华“武当杯”诗词大赛、中国艺术名家书画武当、玄天上帝台湾巡境等多项大型文化活动,在海内外掀起了太极文化热潮。

三是弘扬光大“道”文化,倾力打造道教旅游世界品牌。

      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以文化为灵魂,以文化显个性,以文化建品牌,以文化拓市场,用文化赋予旅游恒久的生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用文化的增量提升发展的增量。 组织开展了“武当文化年”等系列武当文化活动,邀请当代著名艺术家张艺谋、陈维亚、唐国强、成龙、李连杰等,开展了“书武当、画武当、写武当、拍武当、唱 武当”等系列活动。邀请著名词作家宋晓明、曲作家赵季平联手创作了《天下太极出武当》等20首武当歌曲;拍摄了《大武当》、《武当少年》、《太极张三 丰》、《功夫梦》等10部武当电影;《问道武当》、《太极武当》、《太和武当》、《倚天屠龙记》、《西游记》等10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和电视剧,使武当文化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打造了一台大型太极功夫秀《梦幻武当》。建成了武当博物馆、武当大剧院、太极文化广场、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太极剧场、武当山地质博 物馆等项目,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手打造武当武术、武当道茶、问道武当等文化品牌,组建了武当功夫艺术团、太极功夫团、道教 经乐团等表演团队,经常赴海内外表演交流。当前,“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形象已经享誉海内外,武当山旅游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其丰厚的文化软实力正转变 成旅游的“硬实力”。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武当山旅游发展带来机遇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武当山特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倾力打造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此发展武当山的山水一体大旅游。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武 当元素、太极文化、国际水准、学术品质”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山上养心、山下养生”、“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的建设思路,整合当前具有国际视野和顶 尖水准的先进团队,高起点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传世经典。坚持请大院、请大师,先后聘请国内外30余家智库、10余位国际设计大师、100余名博士参 与规划设计,对整个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进行总体策划,并实施各单体项目深化设计。同时,邀请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修 订完成了《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武当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30多项具有国际视野、高端水准的战略规划。一系列高起点规划的修订和完善,为指导景区 保护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规划,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太极湖新区、武当山码头、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地质博物馆、武当武术国际交流中心(体育馆)、太极剧 场、太和楼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老子博物馆、松岭公园正在建设中。              太极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丰富武当 山旅游内容,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武当山的旅游内容和结构主要集中在观光和朝圣游,游客的参与 度不强,大部分游客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种不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难以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也不利于发展大旅游。太极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 设,将把仙山和圣水有机结合在一起,观光朝圣和休闲度假相得益彰,从根本上解决游客流动过快问题,从而延伸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说,太极 湖国家度假区的建设,把武当山的山水资源得到完美整合,为创建“世界知名,国际一流”风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供稿:武当山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