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山林之中 武大珞珈山上发现一个抗战地堡

21.03.2015  13:00

  最近正是武汉大学樱花盛开的时节,人们纷纷走进这所百年老校探春赏樱。然而,你可知道?在武大,除了让你震撼的樱花,在它身后那座知名的珞珈山上,还有新近才发现的“抗战地堡”。

  18日,武汉下着大雨,记者来到这座美丽的校园,却不为赏花,而是想去珞珈山顶的“地堡”一探究竟。

  地堡建于抗战时期

  12日下午,武汉地方史志的一群专家曾来过这里。他们判定这是武汉抗战时期为保护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人修筑的防御工事,应属于抗日战争遗址。

  民间抗战收藏家许一兵告诉记者,这个地堡是半掩式的,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观察口,一个防空的工事。地堡里面的人从瞭望口可以观察到很广的范围,以前的珞珈山上并没有那么多树,现在的树都是后来人工种植的,属于次生林。在没有树木遮挡的情况下,视野很好。地堡顶部厚实的掩体,能经受空中轰炸,也不易被敌方飞机发现。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沦陷。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退守武汉,至1938年10月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

  珞珈山的南面,一片红瓦白砖的小洋楼巧借山势而建,这就是武汉大学师生口中所说的“十八栋”,其中的第19号,曾是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故居。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主要领导,偕夫人邓颖超来到武汉,就居住在这里。而在珞珈山北面的“半山庐”则是蒋介石当时居住过的地方。这个地堡应该就是当时为了保护住在珞珈山的国共要人而修建。

  地方史学者王汗吾先生说,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防空阵地,最有力的文献佐证应该就是郭沫若的回忆录《洪波曲》。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到10月在武汉生活和战斗了9个多月。他的回忆录《洪波曲》就是记述抗战初期他在武汉的这段生活经历和战斗历程的,郭沫若描述的防空洞既大且深,有高炮阵地环列。由于《洪波曲》写的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它确实如郭沫若所说,可以看成抗战初期的一种“历史资料”。

   地堡隐于山林之中

  进入武汉大学大门,记者没有随着赏樱的人群左转进樱园,而是顺着大路往右,往桂园和图书馆的方向向校园内的珞珈山走去。沿着大路走到图书馆,再绕到图书馆的背面有一条上山的小路,虽然雨下得很大,但经过山上大树的过滤,滴落到小路上的雨水小了很多。

  不到10分钟走到小路的尽头,到达了半山腰的盘山公路,公路边上就是大学的校医院。虽然下雨,但路上的行人和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大概因为是午休时间的缘故,校园里的师生们都在教室、食堂和寝室的路中穿梭。横穿过这条马路,记者继续沿着小路上山,越往上爬人越来越少,等到了再看见盘山公路时,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只有雨水的滴答声和小鸟的叫声。

  想继续上山顶,已经没有了登山的小路,只能顺着盘山公路往山顶绕。可走到盘山公路的最高点却发现还没到达山顶,眼看着盘山公路开始往山下延伸了。

  看来只能爬山到山顶了。好在珞珈山的山势并不陡峭,沿着山坡往上爬,终于,在山脊上,记者找到了地堡。

  地堡被山体隐藏着,最先见到的,是地堡的顶部。如果不是特意来寻找地堡,恐怕很容易走过。

  地堡跟山体融为一体。翻过顶部,回头看,才能看到地堡的大门,门很宽,可以并排走三四个人。因为下雨,地面有不少积水,进门并不能看清内部,而是面对一堵墙,要再往右拐,才能看清里面的结构。

  用脚步大概量了一下,地堡的内部面积大概有80平米,高度三四米。地堡为红砖水泥结构,墙体厚约1米,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地堡内墙体朝南开有两个外窄内宽的瞭望窗口,宽约1米,高约40厘米。

  瞭望者通过此窗口可观察珞珈山南坡上空情形;地堡内北墙也开有一个略小的瞭望窗口。地堡的东面则有两个类似通风口的通道。地堡被一人高的墙体隔成一大一小两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