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是不是荆门人 荆门博物馆里看“芈月”

28.01.2016  12:15

  电视剧中看热闹 博物馆里看门道

  2015年末,一部由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在全国掀起了收视热潮。微信圈里更是铺天盖地狂轰滥炸:“黄歇是荆门后港人吗?”“揭露后港与黄歇间的秘密”“跟着小编一起去探访黄歇村”,就连黄歇村的道路、道观、盗洞,甚至黄歇村的酥饼和鳜鱼都被晒了个底朝天。而此时的荆门人,就像被热恋点燃的小伙,满怀激情,有点亢奋。

  人们为何热捧这部剧?还得从该剧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剧中男女主角说起。该剧讲述的是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又浓墨重彩的一个时代的故事。那时的楚国是响当当的强国,在战国七雄之中一度版图最大、实力最强,拥有“千乘之国”的美誉。楚国国都建在郢,也就是现在的荆州市荆州区境内,剧中女主角芈月便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楚国公主。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战国时荆门就处在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带,芈月的初恋情人、才气和帅气兼具的黄歇,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赢得了荆门人的喜爱。荆门人喜爱黄歇有着自己霸气的理由,除了黄歇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后来成为楚国的国相)外,还跟沙洋县后港镇有黄歇村、黄歇村有东周古墓群这个因素有着极大关系。加之201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荆门市博物馆联合对黄歇村东周一号墓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战国时期文物。于是,热情的荆门人民就坚定不移地相信黄歇是后港人,而且就葬在黄歇村。

  只可惜电视剧毕竟不是历史,历史的尘烟也早已在岁月中渐渐飘散,斯人已逝,唯有古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遗产还在博物馆里默默地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笔者更愿意从文物的角度来看待战国时期的这段历史。荆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门博物馆里的许多文物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芈月传》中,人物着装华美,道具惟妙惟肖,王宫金碧辉煌,观众难免猜测剧中的道具行头是否过于华丽铺张?那时的生产力是否达到如此水平?若想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请到荆门博物馆里来吧。

错金银铜鐏

  漆耳杯:原件比剧中更精美

  剧中人物喝酒用的漆耳杯,跟博物馆的漆耳杯形制差不多,都是椭圆形带两只附耳的木质酒杯。因那时酒的浓度较低,耳杯都硕大如碗。你想象不到的是博物馆的原件比电视剧中的毫不逊色,甚至更精美。

  古人在杯身上用红、黄、黑等颜色漆描绘出色彩绚丽、五彩斑斓的图案,技艺娴熟、线条流畅,历经两千余年仍光彩照人。尤其是精湛的油漆工艺和高超的绘画艺术,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出土于纪山镇郭店一号墓的一件漆耳杯,因其杯底部刻有“东宫之师”几个字而显得弥足珍贵。东宫寓意“太子”,专家推断这座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楚国太子的老师,即“太傅”。而在那一时段属于楚顷襄王时期,也有人认为当时太子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这个漆耳杯的出土让这个墓的墓主身份更加悬疑叵测。

  竹简:纤细轻巧字迹清晰如昨

郭店竹简

  芈月是个酷爱读书的奇女子,剧中常常出现她捧着厚厚的竹简卷阅读的样子。而同样也是战国时代,跟“东宫之师”耳杯出土于同一个墓的郭店楚简则比电视剧里的竹简纤细轻巧了许多,每枚竹简宽约5毫米、厚约0.8毫米左右,长度因篇幅和内容的不同而不一,拿在手上的感觉很轻,每枚简上还有2至3道清晰的编连线痕迹。这批简共804枚,简上字数13000余字,分别记载的是战国时期儒道两家的思想学说。其中大部分内容均为首次发现的先秦典籍,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原装书”。竹简上的字体典雅秀丽,有的篇章已呈现隶变的态势。更让人奇怪的是简上的字迹历经千年而没有丝毫褪色,依旧清晰如昨,这让人不禁对古人高超的制墨工艺产生了好奇。

  电视剧里芈月常到四方馆去看那些诸子百家辩论,他们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地阐述着自己派别的主张,好一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郭店楚简的文字记载也可看出当时儒道两家之间虽然各成体系,甚至观点相左,但仍然能够和平共处,并非后来学者认为的势同水火的关系。郭店楚简填补了我国先秦学术史的一段空白,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因而当之无愧地被评为荆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玉璧:实物比道具更有艺术美感

战国玉璧

  剧中最扣人心弦、屡次置芈月于危险境地的一件重要物品,就是从古至今声名显赫的和氏璧。当剧中如砖头般厚重、苍白如白蜡的和氏璧一出场,瞬间就打破了人们对这块绝世美玉的憧憬。剧迷们的板砖也雪片似的飞来:“道具师,请问您这是做的馒头么?”也难怪粉丝们吐槽,作为一件倾国倾城的美玉,必备的要素之一就是美,这美体现在玉器上就是要具备玉质纯净、晶莹剔透、光泽柔和、雕工精良等特点。

  相比较而言,博物馆里的玉器更能让您领略到人工雕刻技艺与天然玉石完美结合的艺术之美。比如包山楚墓出土的一件战国玉璧,造型稳重大方,手感柔滑如凝脂,通体散发出一种高贵淡雅的气息。上面一颗颗小谷粒似的谷纹均匀分布,细摸上去竟有一种立体的凹凸感,其细腻流畅的雕刻技巧,没有半点“”的感觉,让人过目难忘。

  衣物:带给人震撼的视觉盛宴

  芈月在剧中穿的一套套华服把她衬托得格外光彩照人,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为了配合剧情而刻意设计的,那时候怎么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衣服呢?其实不然,在博物馆里,你若看到跟芈月同时代的战国女尸的衣服就会知道,战国时期古人就已掌握了高超的纺织技术了。纪山镇郭家岗一号墓出土的战国女尸,虽然仅仅只是士一级的贵族,但她墓中陪葬的大量精美的丝织品让人大为惊叹。尽管被无知的盗墓贼用不当的方法处理使其变成了碎片,但从这些残存的碎片上仍能清晰地看出古人衣物有红、褐、黑、黄等多种颜色,工艺也有针织、刺绣、挑绣等,材质有丝、麻、皮草等。根据衣物结构有单衣、夹衣、棉袄、棉被等,其中有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战国凫鸟纹锦被,黑红褐色相间的丝绸被面上均匀对称地织着凫鸟纹图案,华美无比。

  窥一斑能知全豹,您可以想象出这些丝绸衣物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完美复原,将会给观众朋友带来多么震撼的视觉盛宴。

  青铜器:富丽堂皇到令人窒息

镂空铜薰

  剧中大量出现装酒、水的青铜器铜鐏、盉(hé)、爵、斝(jiǎ)等,貌似有其形而却无其神,毕竟那些只是道具而已。如果你能看到2300前的青铜器“真身”,一定会诧异不已。错金银铜鐏采用的错金银工艺,仿佛是用现代先进的电脑激光工艺在上面精确地刻画出蟠龙瑞凤飞舞缠绕的图案,让人感到一种富丽堂皇到令人窒息的美丽。这种复杂的图案即使是在纸张上用手工绘制,要做到均匀对称又富有美感都属不易,更何况是在一件坚硬的金属器上镶嵌出这种繁缛至极的线条,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已达到了巅峰状态。此外还有像剪纸刀剪出来似的镂空铜薰轻盈剔透,错红铜铜壶、错金银铁带钩美轮美奂,令你目不暇接。

  容颜:电脑复原不输于芈月美貌

  剧中,芈月被三个重量级男人深爱痴缠,被后宫女人们嫉恨陷害,想必是她除了拥有聪慧的大脑,还得加上无敌的美貌吧!战国时期的人种到底进化成什么模样?是高颧阔嘴凹眼还是低眉小嘴塌鼻?要弄清这个问题,不妨到博物馆里看看稀世国宝战国女尸。这位比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还要早两个朝代的老祖宗身材修长、比例匀称、五官端正,面部进化得与现代人无异,她纤细的手指和脚趾骨节以及耳垂上清晰的耳洞,充分说明死者生前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可惜的是这具古尸也是被盗墓分子盗掘而遭到破坏,但其完整的五官轮廓和身架,如能通过先进的电脑技术复原,她的真实面貌得到破译后,也许不会输于剧中芈月的美貌呢!

  黄歇是不是荆门人,黄歇墓究竟在不在黄歇村,这些有待在未来的某一天揭开谜底。《芈月传》中古人出行和作战用的马车、打仗用的刀枪剑戟、妇女梳妆用的梳妆盒和铜镜、闲时对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琴瑟,却实实在在地能在荆门市博物馆里找到踪迹。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了艺术。在博物馆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先创造的历史,聆听到祖先的智慧思想,触摸到人类文明起源、发展、进步的脉搏。到博物馆里看“芈月”吧!

  通讯员 王佩珍 文/图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