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伐林木23棵,他被罚补种树苗138棵并养护三年

16.06.2020  11:41

6月11日,因盗伐林木23,武汉市蔡甸区居民章某被法院一审判处刑事处罚外,还要补种树苗138棵,并养护3年。这是武汉市法院在判决破坏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首次明确修复环境的时间期限,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2019年5月25日,章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彭、秦等人到一林场盗伐林木23棵。蔡甸区森林公安分局接举报后,追回被盗伐林木。8月5日,章某向警方自首。2020年1月13日,蔡甸区人民检察院对章某提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受检方委托,蔡甸区园林和林业局专家根据被盗伐林木的大小、品种、生态影响等因素,提出生态修复方案,按盗伐棵数6倍计算,章某应补种138棵三年生樟树或枫香,每棵直径三四厘米,养护3年,并保证在3年中存活率85%以上。开庭前,章某认错悔罪,主动到指定区域补种了140棵树苗,多种了两棵。6月11日,蔡甸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此案。鉴于被告章某主观恶性小,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并提前履行了民事责任,法庭一审判决被告章某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罚金5000元,补种樟树或枫树138棵,并养护3年,如履行情况达不到生态修复方案所列标准,将由其承担因此产生的补种费用。14日,该案法官、检察官与被盗林场负责人一起进行现场查验,140棵树苗粗细、品种达标,全部发芽。

据办案法官张晓洪介绍,对于盗伐林木的行为,除处以相关刑事处罚外,还应对生态环境“恢复原状”。按照自然规律,树苗要种三年,才能保证基本成活,在这次判决中明确树苗的成活率和养护三年的时间,旨在将修复环境的措施做实做细,而不是简单的一种了之。14日上午9点,章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有养树经验。“会定期对树苗进行养护,保证三年后树苗成活率在85%以上。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邓昭玲 陆明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