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再走是幸福 ——恩施州检察院巧用司法救助 化解亲属矛盾

04.06.2015  17:57

 畅渠道,情化民心

  本网讯(通讯员 柏江华)刚一上班,就听见接访室门口吵嚷得很,唯一能听得清楚的是一个苍老、悲愤的声音以极高的分贝越然于嘈杂之上:“公正司法?公正到哪里去了!” 

  接访人员赶紧把人引导到接待大厅。刚进大门,那个“苍老的声音”就劈头盖脸地质问:“检察院的公正在哪?”接访人员也不生气,只是温和地说:“老人家,您先喝杯茶,有话慢慢说。”随即递上一杯刚泡好的热茶。老人家稍稍打量了一下,迟疑了片刻,接过茶,降了降音调答道:“这位检察官,我也是不得已呀!”然后竹筒倒豆子般地把一肚子的委屈全都发泄了出来…… 

  原来,其妻子慈某被侄女打成轻伤,建始县检察院审查后对侄女做不起诉处理,事后侄女不仅没有赔偿医疗费,连一句赔礼道歉的话都没有。越想越憋屈的他,决定到州检察院申诉,要求上级机关复查,追究侄女的刑事责任。 

  在认真审查了申诉材料并耐心听取其陈述后,接访人员认为该案属于被害人不服不起诉7日内申诉,符合受案条件,随即给上访人出具了接收材料清单,告知已受理该案,将依法及时审理该案。申诉人半信半疑地走出了州检察院接待室。 

  查事实  ,重解民惑   

  为查明案件事实,办案人员从县检察院调阅了卷宗,并到案发地进行调查走访。经复查认为:慈某和侄女于2014年的一天在路上相遇,因办喜事漏发请帖一事发生口角相争,进而双方扭打在一起。事隔几天后,经鉴定,慈某受轻伤。综合全案证据,双方打斗过程不详、证明致伤原因的证据不足,案件存在诸多疑点,经县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无法查清,依法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并无不当。 

  案件办到这里,办案人员迟疑了:如果检察机关机械办案,简单地做维持不起诉决定处理,不仅不能化解双方矛盾,申诉人继续上访更是对双方当事人的一种折磨。诉讼并非解决纠纷的最好方法,在目前极力倡导“诉讼和解”的氛围下,调解也许才是真正化解当事人纷争的最佳方法。 

  搭平台,妙用人和 

  本是至亲的亲戚之间因为此次纠纷早已心生间隙,如何彻底了结双方之间的宿怨,打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是调解的症结所在。 

  为此,办案人员首先约谈了申诉人一方。刚见面,办案人员并没有谈论案件,而是通过和申诉人拉家常、嘘冷暖,询问生产生活情况等,慢慢把话题转移到需要调解的纠纷问题上,试探性的询问他们关于侄女的看法及解决纠纷的想法。申诉人被办案人员如此负责、亲和的办案态度所打动,也逐渐放松了情绪,随后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缓缓道出。其实两家的关系以前一直很好,仅仅因为亲戚间的一点闲言碎语,双方产生了误会,引发了这次争斗,其实自己也并非想要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就是觉得自己作为长辈被小辈打了,不仅花费了数千元医疗费,对方连句赔礼道歉的话都没有,实在想不通。 

  听到这句话,承办人心里一亮,化解矛盾有戏。于是,办案人员约谈被申诉人,还未等办案人员开口,侄女就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动手打了长辈一事后悔不已,但是自己目前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自己没有固定收入,家庭困难,实在拿不出钱来赔偿医疗费,就这样空手去赔礼道歉,欠缺诚意,再加上自己也抹不开面子,就这样一拖再拖。 

  借东风,巧用天时 

  双方态度明晰,原来就是因为钱和“面子”而让矛盾没有化解。承办人员立即向院领导汇报,申请对被害人一方给予司法救助,经分管检察长积极协调,及时报请州政法委审批,迅速将司法救助款落实到位。 

  办案人员随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刚见面,侄女轻唤一声“”,慈某立马眼泪止不住地流,一边应声连连,一边拉住对方的手,侄女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结案心语:一年多的诉讼耗费了双方当事人大量的精力、财力,作为纠纷的终极调停者,帮助当事人找回世间最圣洁、最美好的亲情,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省有限的诉讼资源才是办案的最终目标。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