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校园足球样板校:1036名学生人人会踢球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教育部提出要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并将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
一夜之间,足球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场全民运动。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校园足球?孩子们会爱上踢球吗?场地和师资如何解决?与升学挂钩后的足球是否会“变味”?楚天金报记者深入研究了武汉市一所具有48年足球教育历史的普通小学,它的发展轨迹或能带来一些启示。
■ 影像
零摄氏度的低温中孩子们踢得好欢腾
12月12日16:30,放学时间,武汉市硚口区新合村小学三(4)班女生陈慧珍,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背上书包走出校门,而是脱下棉袄和毛衣,仅在秋衣上套了一件薄球衣,就欢快地向操场上奔去。她从操场边的足球篓里捞起一个球,熟练地在草地上颠起来。
陈慧珍是新合村小学校园足球队的队员。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一支足球队,全校加起来共有140余名足球队员。每天16:30至18:30,孩子们就会利用放学时间在操场上练球。
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在接近零摄氏度的低温下,这群6到11岁的小学生,衣衫单薄地在球场上踢得如此欢腾。虽然多数小队员的脚法还很稚嫩,但他们踢得很认真。要是射门成功,小家伙会兴奋地朝其他小伙伴做个剪刀手。
“穿得这么少,你们冷不冷?”记者一边冷得跺脚一边问足球队员,孩子们笑嘻嘻地大声回答:“不冷!”
17:30,天色已暗,校园里的路灯亮起来,操场上依然人声鼎沸。
家长彭女士拎着儿子的书包,站在场边看他踢球。她没有催儿子回家,只是静静地在一旁等候。
彭女士的儿子陈俊建读六年级,在一年级时就入选校足球队,如今已经是学校的“老队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青少年足球比赛。
“踢足球是件好事。”彭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刚进学校时,做什么都拖拖拉拉,学踢足球后,性格变得利索多了,做作业不再拖拉了。
最让彭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从小体弱,小病不断,踢了足球后,身体变得壮实多了。
“学生踢球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负责该校足球教育的教导主任汪建宏介绍,三(3)班女生杨伊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姑娘长得很秀气,像林黛玉一样经常生病。老师建议她学踢球,刚开始家长还不怎么接受,结果踢了两年,小姑娘不仅展露出过人的足球天赋,身体素质也明显好转,“林妹妹”成了绿茵场上的小玫瑰。
■ 成果
功课踢球齐头并进学校文体尖子辈出
新合村小学是武汉市的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在校生1036人,绝大多数来自进城务工家庭。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流动花朵”集中的小学,却是武汉市乃至全国有名的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育领域流传这样一句口号:“北有东北路,南有新合村。”这所学校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在新合村小学,每个孩子都会踢上几脚。
为什么让学生踢球?每一位来到新合村小学的访客都会提这样的问题。
教导主任汪建宏介绍,学校与足球结缘已有48年历史,教孩子们踢球最初的目的是让他们玩得尽兴。
1964年,新合村小学开门办学。1966年,参加工作不久的杨正斌老师召集一批喜爱体育活动并对足球有兴趣的孩子,组建了“山鹰队”。从此以后,新合村小学的足球运动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且,成绩在区市级的比赛中稳步上升:从垫底队一跃成为全区第一,市级前三;还经常代表武汉市参加省级、中南六省和全国比赛,并屡获佳绩。
郑斌、雷腾龙等足球国家队队员,就出自该校。迄今为止,该校培养出了34名国脚,是名副其实的国脚摇篮。
培养国脚的同时,学校也往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近五年来,新合村小学有22名足球特长生考上一本。2009年,学生焦威考上国防科技大学,2010年,足球特长生廖思颖以优异的文化成绩被北大录取。
“踢球并不意味着放松学业。”汪建宏告诉记者,学校对足球、学业两手抓的理念,来自一件小事:一天下午,校领导巡堂,发现一位家长正在走廊训斥孩子:“我要你来新合村小学上学,就是为了踢足球的,学习成绩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原来这是一个慕名转学来踢足球的学生,老师看他学习成绩不好,就提出放学后为他补习功课,可是家长却另有想法。
这件事给了校领导很大的触动。学校通过全校调研,发现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
踢球与学习应该两不误。学校要求教学老师和足球教练必须配合,对足球队员要在学习和特长两个方面都要关心,不能让他们“跛脚”;同时要求家长必须与学校配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合格,就算是足球天才,校足球队也不要。
“学习对踢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汪建宏认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不应该是一个只会奔跑的傻大个,而应是有脑子、有想法的人,这样的队员才能正确领会教练的意图。
■ 借鉴
看样板校如何破解校园足球两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武汉是校园足球的旗舰城市。
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介绍,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再次布局武汉等五个城市,作为校园足球试点城市。
2013年,武汉市将64所中小学列为校园足球试点学校,今年再布局128所学校。教育部门称,力争到2015年,武汉市的校园足球试点校增至300所。
然而,要真正让足球在校园里飞起来,却面临几大难题:一是经费,二是场地,三是师资。
经费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财政部表示,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校园足球拨付专项资金。武汉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武汉市也将加大经费投入,给学校专项补贴,用于购买器材、比赛装备等物资。“场地和足球师资才是校园足球发展中两大难啃的骨头。”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称,很多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足球教练严重匮乏。
但上述难题并不意味着校园足球可以止步不前,新合村小学就是一个样板。
没有标准的大足球场,没办法开展11人制足球,学校就安排七人制足球;学生不能同上足球课,学校就安排各班轮流上。
该校教导主任汪建宏介绍,为扩大学生的训练场地,学校打算将楼顶利用起来,建笼式足球场。
师资方面,学校目前有三名足球教练,其中两人是退役球员,另外一名由老师跨界担任。
五十出头的熊四弟,大学期间学的是数学专业,1993年来到新合村小学担任数学老师,当时急缺足球教练,爱好体育的熊四弟被校长“说服”转型当了足球教练。“当时我是个球盲,对足球一窍不通。”熊四弟说,为了教学生,他一边学踢球一边掌握训练方法。仅花了两年时间,熊四弟就成了一名专业的校园足球教练。
■ 思考
足球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升学捷径
谈及推广校园足球的理由,接受采访的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推广校园足球均表示认可,他们都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踢足球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改善心理素质。
也有老师表示出这样的担心——跟升学挂钩后,足球会不会沦为升学的“敲门砖”。
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还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充分考虑片区内中小学对口直升问题,积极探索高中学校招收足球优秀学生的办法,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
这意味着,足球特长生将壮大队伍。
这样的激励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却让人担忧。
“如此把足球跟升学挂钩,足球会不会成为另一项应试教育?”家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为一旦某项技能或兴趣跟招生联系起来,成为进入某些名校的“敲门砖”,那么即使孩子没有兴趣,可能为了学位都会逼着去做。
教育界人士表示,不能把足球教育变成强迫性教育,在推广校园足球的学校中,一定要根据自觉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一定大家都去踢足球。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