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在恩施州调研强调: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生态价值增值

27.07.2014  10:36

  7月25日至26日,省政协主席杨松在恩施州调研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恩施最具发展潜力的生产力,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恩施区位和生态优势叠加,要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生态价值迅速增值。

  冒着高温酷暑,杨松深入茶园、村寨、车间、园区,先后考察了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基地、椒园工业园区、土家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立翔工艺开发有限公司、蒙恩林业(宣恩)发展有限公司,恩施市华硒产业园区的物流园、农产品交易园和土家女儿城,与当地企业家、基层干部交谈,了解有关情况。

  杨松对恩施州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在“特色”上挖潜力,在“绿色”上增效益,打造州域经济“升级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推进恩施特色发展、绿色繁荣进程,要切实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要大力推动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细化配套中央政策,落实现有政策,减少行政审批,精减审批程序,努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杨松强调,以百万亩茶园为基础的茶产业,是恩施的优势产业,要不断创新,提档升级,借鉴世界知名酒庄的成功经验,走茶园、茶庄、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之路;茶企要共同打响“恩施硒茶”公共品牌,以这一独一无二的品牌开拓市场,建立严格的质量溯源体系,推动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型升级,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杨松对恩施州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十分关心。他在恩施市旅游企业调研时指出,要深度挖掘和大力推介土家族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民族风情游与绿色生态游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恩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旅游形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方便、更实惠、更亲切、更优质的服务。

  杨松强调,恩施州要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突出抓好茶叶、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烟草、畜牧、清洁能源、信息等“六大绿色产业链”建设,通过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通传统的三次产业界线,用价值链、供应链、市场链、人才链、技术链和资金链延伸,做强特色产业链,促进绿色资源与产品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到车间、到商场、到餐桌“无缝”对接,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先进自治州,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幸福家园的典范。

  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恩施州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李彦睿)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