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移民将400亩耕地外包 村民变“股民”增收

08.12.2014  11:04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磊、通讯员付磊磊)去年的这个时候,天门市白茅湖农场代湾大队村支书代丙华靠种蘑菇赚了3万元。而今,他和村民们却寻思着要终结这个赚钱行当。

  代湾大队是由71户296名丹江口库区移民组成的村。迁来3年,他们学会了种粮、种菜。

  他们的命运足以令众多农民眼红:愁收入低,有专家教种蘑菇等农作物;急产品滞销,有政府帮着找出路。

  如今,他们却作出新选择——转型做“股民”。

  原来,队里今年将400亩耕地(全村460亩)流转给天门鼎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苗木产业。

  双方合作并非简单地将地流转。根据协议,村里出资建设育苗大棚等配套设施,租借给企业使用,村民进公司打工,而企业收益则与村进行分成。

  简单地说,村民用土地入股,与投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村民成了企业股东。

  眼下,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在这个移民新村开启,红白相间的村居旁,两个现代化钢构大棚已粗具规模。

  一间育苗大棚内,培育中的红叶石楠已有一指来高,代丙华不时蹲下清除杂草。

  他说,一个大棚近半亩地,可种6万多株。“这样的红叶石楠树苗成本2毛钱,长到约一尺来高就能卖到1块钱,按照成活率60%计算,一个大棚一季至少可创收3万元以上。

  据称,双方将在年底前建成24个小型大棚,面积达到50亩。

  此时,冬季里的天门鼎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却是春意盎然,大批栾树、桂花等苗木环绕湖塘,引来野鸭、野兔。

  公司负责人肖总表示,借助企业在全国完善的销售渠道,移民们栽种的苗木不会再愁卖不出去。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