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村支书十余年将“空壳村”变成“富裕村”

28.08.2014  17:10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8日电 (帅瑜 朱建青 尚华珍)在湖北省谷城县紫金镇垭子口村在年过半百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常财的带领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是一座“空壳村”,如今却是远近文明的“富裕村”,2012年还被授予“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村级经济快速发展

  1998年,37岁的周常财在担任垭子口村党支部书记时,集体资产不足10万元,债务却有5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750元。

  面对负资产的“空壳村”,周常财不等不靠,结合村的实际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根据国家政策出租集体山林发展板栗,又拍卖“四荒”荒山荒滩等。周常财就这样一手抓发展,一手盘活集体闲置资源,到2005年村的债务就全部还清,集体经济也发展到1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850元。

  周常财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这一干就是12年。2008年,在外打工的本村青年朱传新看到村里大抓养殖业,便回家办养殖场,周常财就鞍前马后地帮忙搞基建、跑销售。到2011年养殖场出栏生猪282头,出笼山鸡5000余只,还为农户供应鸡苗4万只,朱传新这年养殖业纯收入达20余万元。周常财又组织农户发展养殖业,垭子口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2009年,谷竹高速公路的建设,又给垭子口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周常财就组织青壮劳力到施工单位务工,为一部分农户找到了收入门路。周常财还主动联系项目经理,把村里空闲房子租给他们,每年为村增加1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为推进集体经济发展,2012年,周常财把在山东创业成功的方永义,引回村里投资发展养殖业。周常财帮方永义筹措资金50万元,又把村里土地入股,使村经济发展又有了一个新项目。今年春,养殖基地已投入使用,每年可循环养殖生猪1万头,还带动镇内农户养猪可达2万头,促进全镇养猪产值1亿元以上。

  “村里穷我们自己发展,路坏了我们自己修,不向上级党委政府甩包袱!”有了周常财这个好的带头人,垭子口村到2013年底,集体资产和流动资金达5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900元。这是垭子口村自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形势。

   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近些年,周常财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村集体和农户也有了些钱,要把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把村的面貌整治好,把村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好。

  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周常财与村民充分沟通后,制定了全村统一新建居民点的方案,把那些居住在孤山野洼的农户搬下山来,彻底改变他们生存条件。

  新农村依公路而建,全长5公里,6个居民点可住80多户村民。村委会与村民签定协议,由村里率先投资200多万元,用于“三通一平”建设,村里统一通水、通路、通电、平整屋基,同步进行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工程。其中160万元由村支付,用于承担54家拆迁户的一切费用,还有40万元是由不属拆迁户自己应出的征地款、屋基平整费用。

  2012年11月,6个新居民点落成,所有农户门前和村主干道都统一修建了水泥路,完成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新装路灯39盏,改变了夜晚一片黑的历史;户户门前统一建花坛,形成观赏和绿化一体的植物景观带2500平方米;新增公共垃圾池(桶)50个,村里公共卫生有专人打扫保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老人居住阳光家园

  “看到村里老弱病残的贫困户,周书记总是放心不下。不管村和他的能力咋样,他都要想尽办法把他们照顾好。村的孤寡老人一天不安置好,周书记心里就一天不安然。”村副主任蔡文功介绍说。

  2010年中秋节都中午了,天空突降暴雨,周常财立即想到三组刘家湾3户住着“干打垒”房子的特困户。他看到天空电闪雷鸣,更是坐立不安。这时妻子已把晌午饭端上桌了,周常财没有去摸筷子,而是披起雨衣拄着棍子,趟过暴涨的山洪,在泥水中一口气跑了10多里山路,来到特困户家中查看。

  特困村民们住着危房,周常财常常心酸又自责:“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些无依无靠的特困户们住上舒适的家。”2012年,周常财和村支两委商定投入26万元,为特困户建成占地600多平米的“阳光家园”,免费让这些孤寡老人居住,并由村里出钱请专人料理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衣食无忧。

  “有的村有了仨钱,小车子坐坐,吃吃喝喝,还有的村干部,有一分钱都想搞到自己荷包,我们不搞这一套。我们为村民盖房子,为孤寡老人建家园。”周常财说。

  垭子口村在周常财的领导下,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困难户越来越少,新农村越建越美。(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