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来安装玻璃幕墙 小伙期盼专利成果转化

11.03.2015  13:07

  图为:童太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楚天金报讯(本报记者邓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靓丽时尚的玻璃幕墙犹如城市“外衣”般吸人眼球。90后小伙童太康,正是从高楼幕墙中找到了巨大商机,研发出幕墙安装机器人,并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一旦能将专利转化成产品,市场应用前景无限广阔,但前期做出成品需要近百万元资金。虽然有投资人找到我,想买断专利,但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舍不得卖。”童太康希望能够借助楚天金报的创业平台,帮他实现创业梦想。

   一念间搞发明

  大三学生建筑工地嗅商机

  童太康学的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跨行”搞发明,纯粹出于一个偶然。

  2013年下半年,正在读大三的童太康去了一家建筑工地实习。那是一个在建的商住综合体工程项目,整个工程竣工后需要全楼安装玻璃幕墙,工期较长。他发现,尽管现代建筑业发展很快,但安装幕墙的方式仍然十分传统,一般都是通过工人站在吊篮安装或吊车安装。这两种安装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风险,而且施工成本较高。如果建筑体属于异型,安装玻璃墙幕的难度则增大。

  当时,童太康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更简单安全的幕墙安装方式呢?每天晚上收工后,他就上网四处搜集资料,结果发现,国内的幕墙安装几乎都是采用传统方式,即便在科技发达的欧美,采用机械自动安装幕墙的也很少。

  这让童太康怦然心动,哪里有空白哪里就有商机。他萌生了研发一款幕墙安装机器人的念头。

   奇思妙想多多

  初次创业“煮熟的鸭子飞了

  学经济管理的却想要研发机器人,童太康的“奇思妙想”缘于他爱折腾的天性。

  事实上,早在上大二时,童太康就有过一次创业尝试,“当时我说服一位公安老乡,和我合伙成立了一家校园公司,主要做人力外包业务。我联系了广东一家著名的电器企业,协议为他们输出100名技术人才。结果到了7月份,我兴致勃勃地组织了学校的100名毕业生来到广东,却被对方告知,我们学校已经先期到了100人。当时我就傻眼了,原来被本校的另一个创业团队‘截和’了。

  本以为铁板钉钉的大单突然飞了,童太康不仅没赚到钱,还搭上了四五万元,“100号人的车票、住宿,都由我承担。当时没有经验,也没有和那家企业签书面合同。我觉得这都是由于自己的疏忽,于是一个人扛下了全部的债务”。